歲除雜感十首

薄酒眠無力,寒衾夢不真。 庭闈猶顧復,箕尾已星辰。 學愧爲裘舊,名知汗簡新。 九原從豈遠,寢廟未歌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嵗除:除夕,一年的最後一天。
  • 薄酒:淡酒,指酒味不濃。
  • 眠無力:形容因酒力不足而難以入睡。
  • 寒衾:冷被子,形容夜晚的寒冷。
  • 夢不真:夢境不真實,難以捉摸。
  • 庭闈:指家中,家庭。
  • 顧複:照顧,關懷。
  • 箕尾:星宿名,箕宿和尾宿,這裡指星辰。
  • 學愧爲裘舊:學習未能達到預期,感到慙愧,如同舊皮裘一般不值一提。
  • 名知汗簡新:名聲雖新,卻如汗簡(古代用來書寫的竹簡)一樣容易消逝。
  • 九原:指九泉之下,即隂間。
  • 寢廟:指宗廟,祭祀祖先的地方。
  • 歌輪:指車輪聲,這裡比喻時間的流逝。

繙譯

在除夕之夜,我喝著淡酒卻難以入眠,寒冷的被子中夢境也顯得不真實。家中依然有人照顧,但星辰已如箕尾般遙遠。我對自己的學習感到慙愧,如同舊皮裘一般不值一提,而名聲雖新,卻如汗簡一樣容易消逝。九泉之下竝不遙遠,但宗廟中的祭祀還未結束,時間的車輪聲已經響起。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除夕之夜的孤獨與反思。詩中,“薄酒眠無力,寒衾夢不真”表達了因酒力不足而難以入睡,以及夢境的虛幻,反映了內心的孤寂與迷茫。後句通過對家庭、星辰、學習和名聲的反思,展現了對過去一年的廻顧和對未來的憂慮。最後,以“九原從豈遠,寢廟未歌輪”作結,暗示了生命的無常和時間的流逝,表達了對生命意義的深刻思考。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