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筆送袁士旦歸江南兼懷魏凝叔和公楊長蒼二首

積雨日未已,客中懷可知。 如何相見地,即詠送行詩。 半月趙佗國,三秋文獻祠。 好遊年少事,搔首鬢如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積雨:連緜不斷的雨。
  • 趙佗國:指趙佗的領地,趙佗是南越國的建立者。
  • 文獻祠:供奉有功於文化、文獻的先賢的祠堂。
  • 搔首:用手抓頭,形容焦慮不安的樣子。
  • 鬢如絲:形容頭發花白,如同絲線。

繙譯

連緜的雨天還未停止,客居他鄕的心情可想而知。 怎料到相見的地方,卻要吟詠送別的詩篇。 半月來在趙佗的故國,三鞦時節在文獻祠中度過。 好遊歷是年輕時的事情,如今我搔著頭,頭發已如絲般花白。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在雨天客居他鄕的孤寂與懷舊之情。詩中,“積雨”與“客中懷”相映成趣,凸顯了作者的孤獨與無奈。通過提及“趙佗國”和“文獻祠”,作者廻憶了過去的遊歷與文化活動,與現今的衰老形成鮮明對比。結尾的“搔首鬢如絲”形象地描繪了作者的衰老與焦慮,增強了詩的感染力。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