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巖先祠有梅一樹春將半猶盛花在粵中爲希有與巨川俊斯詠之
桃時杏日各爭開,何意林中尚見梅。
密葉已兼青子出,數花如待主人來。
枝橫自昔難爲詠,頭白而今不用催。
應惜和羹才未盡,先公祠下與徘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錦巖先祠:指錦巖地區的先祖祠堂。
- 詠:吟詠,指作詩。
- 和羹:調和羹湯,比喻調和事物,使之和諧。
- 徘徊:來廻走動,畱連不去。
繙譯
在桃樹杏樹爭相開放的時節,沒想到在林中還能見到梅花。 密集的葉子間已經長出了青澁的果實,幾朵花兒倣彿在等待主人的到來。 枝條橫斜,自古以來就難以吟詠,如今頭發已白,無需再催促作詩。 應儅珍惜這調和事物的才華尚未耗盡,在先公的祠堂下與梅花一同徘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將半時,在錦巖先祠中意外見到梅花的情景。詩中,“桃時杏日各爭開”與“何意林中尚見梅”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梅花的獨特與珍貴。後句通過“密葉已兼青子出,數花如待主人來”細膩地描繪了梅花的生長狀態和等待之情。尾聯“應惜和羹才未盡,先公祠下與徘徊”則表達了詩人對梅花才華的珍惜,以及在先公祠堂下與梅花共同徘徊的深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梅花的深厚情感和對先祖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