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談蘧懷遊潮陽便還京江

滿天寒雨問將歸,滄海東流碣石微。 鄉思已馳京口去,賓鴻猶欲嶺南飛。 春生石砝嚐鮮饌,雲起金焦見羽衣。 還望臺關轉寥落,折梅書信莫教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談蘧懷:人名,詩人的朋友。
  • 潮陽:地名,今廣東省潮陽市。
  • 京江:地名,指京口,即今江蘇省鎮江市。
  • 碣石:山名,位於今河北省秦皇島市昌黎縣。
  • 賓鴻:指賓客,這裏比喻談蘧懷。
  • 石砝: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是詩人提到的一個地方。
  • 金焦:指金山和焦山,位於江蘇省鎮江市。
  • 羽衣:指道士或神仙的服飾,這裏可能指道士。
  • 臺關: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是詩人提到的一個地方。
  • 折梅:折取梅花,古代有折梅寄遠以示思念的習俗。

翻譯

在這滿天寒雨中,我詢問你即將歸去的行程,就像滄海東流,碣石顯得微不足道。 你對家鄉的思念已經飛馳向京口,而你這位賓客卻還想飛往嶺南。 春天的石砝,你將品嚐新鮮的美食,雲霧繚繞的金焦山,你將見到穿着羽衣的道士。 回望臺關,一切都顯得那麼寥落,希望你不要讓折梅的書信變得稀少。

賞析

這首詩是陳子升送別朋友談蘧懷的作品,詩中充滿了對友人旅途的關心和對未來相聚的期盼。詩人通過描繪寒雨、東流、碣石等自然景象,營造出一種離別的淒涼氛圍。同時,通過對家鄉、美食、道士等元素的提及,表達了對友人旅途的美好祝願和對未來相聚的憧憬。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生活的熱愛。

陳子升

明末清初廣東南海人,字喬生。陳子壯弟。明諸生。南明永曆時任兵科右給事中,廣東陷落後,流亡山澤間。工詩善琴。有《中洲草堂遺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