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

山木森森聞杜鵑,路難真擬上青天。 當關一士可勝萬,分鼎中原翻在邊。 劍閣舊蹤雲棧暗,錦城新雨海棠鮮。 文心對此幾能寫,綠綺悽清蜀國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森森:形容樹木茂密的樣子。
  • 杜鵑:鳥名,也指杜鵑花。
  • 路難:指道路艱險。
  • 儅關:守關。
  • 分鼎:比喻割據。
  • 中原:指中國黃河中下遊地區。
  • 劍閣:地名,位於今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以劍門關著稱。
  • 雲棧:高懸於山間的棧道。
  • 錦城:成都的別稱。
  • 海棠:一種植物,花朵美麗。
  • 文心:指文學創作的心思。
  • 綠綺:古琴名,這裡指琴聲。
  • 淒清:形容聲音清冷而感傷。
  • 蜀國弦:指蜀地的音樂,弦指弦樂器。

繙譯

山中的樹木茂密,我聽到了杜鵑的叫聲,道路艱險,真的像是通往青天。守關的一個人可以勝過萬人,割據中原的勢力卻在邊疆。劍閣的舊跡,棧道在雲霧中顯得暗淡,錦城新下的雨,讓海棠花更加鮮豔。我在這裡的文學創作心思,幾度能夠寫下,綠綺琴聲淒清,奏出蜀國的音樂。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蜀中(四川)的自然風光和歷史遺跡,通過“山木森森”、“杜鵑”、“劍閣”、“錦城”等意象,展現了蜀地的獨特魅力。詩中“路難真擬上青天”一句,既表達了蜀道之難,也隱喻了人生的艱難。後句“儅關一士可勝萬,分鼎中原繙在邊”則反映了歷史的滄桑和邊疆的割據。最後,“綠綺淒清蜀國弦”以音樂作結,抒發了對蜀地文化的深情和對歷史的緬懷。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豐富,展現了詩人對蜀中風光和歷史的深刻感悟。

陳子升

明末清初廣東南海人,字喬生。陳子壯弟。明諸生。南明永曆時任兵科右給事中,廣東陷落後,流亡山澤間。工詩善琴。有《中洲草堂遺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