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孤寂:孤獨寂寞。
- 行塵:行走時揚起的塵埃,比喻旅途的艱辛。
- 夙因:前世的因緣。
- 求性:探索本性。
- 知命歲:指五十歲,古人認爲五十歲是知天命的年紀。
- 在家人:指世俗之人,與出家人相對。
- 深燈閉院:深夜裏,燈火熄滅,院門緊閉。
- 空山曉:清晨的空曠山林。
- 寒樹移舟:寒冷的樹木旁,船隻移動。
- 遠岸春:遠處的岸邊,春天的景象。
- 緇白:指僧侶和俗人,緇指僧衣,白指俗人衣。
翻譯
我豈敢因孤獨寂寞而驚擾旅途的塵埃,每每思念起朋友,便去探訪前世的因緣。 探索本性,歲月匆匆已過知天命之年,出門在外,羞於提及自己仍是世俗之人。 深夜裏,燈火熄滅,院門緊閉,清晨的空曠山林中,寒樹旁,船隻移動,遠處的岸邊已是春意盎然。 獨自引領衆人,向前行禮,一時間,僧侶和俗人們頻繁地勸我繼續前行。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世俗生活的超脫。詩中,「孤寂」與「行塵」相映,凸顯了旅途的艱辛與孤獨,而「夙因」則暗示了與友人深厚的緣分。後句中,「求性」與「知命歲」反映了詩人對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而「在家人」則流露出對世俗的淡然態度。末句的「緇白」勸行,描繪了詩人受到衆人敬仰的場景,展現了其超凡脫俗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