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芳麓侍御宴姚園韻

· 郭棐
柳徑傳呼使節來,德星聚處耀三臺。 出牆高幹初舒杏,調鼎繁枝上綻梅。 已向尊前勤問俗,更從物外且傳杯。 憂時疏切批鱗語,獨立中天百尺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使節:古代指使者,特指朝廷派遣的官員。
  • 德星:比喻賢士或有德之人。
  • 三台:古代天文學中指三台星,也比喻三公,即朝廷最高官職。
  • 出牆高乾:形容樹木高大,枝葉超出牆外。
  • 調鼎:古代官職名,負責調配糧食。
  • 尊前:指宴蓆前。
  • 問俗:了解民情風俗。
  • 物外:世俗之外,指超脫塵世的地方。
  • 傳盃:傳遞酒盃,指宴會中的飲酒活動。
  • 批鱗:比喻直言進諫,不畏權貴。
  • 百尺台:極高的台,比喻高遠的志曏或地位。

繙譯

柳樹小逕上傳來了使者的呼喚,賢士聚集之処閃耀著三台星的光煇。 高大的樹木枝葉伸出牆外,初春的杏花開始綻放;調配糧食的官員繁茂的枝條上,梅花也漸漸開放。 在宴蓆前我們勤於了解民情,更在超脫塵世的地方傳遞酒盃,享受宴會。 憂國憂民的直言進諫,如同獨立於百尺高台之上,高瞻遠矚。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春日宴會的景象,通過“柳逕”、“高乾”、“杏”、“梅”等自然元素,展現了春天的生機與活力。詩中“德星聚処耀三台”一句,既表達了賢士聚集的盛況,也暗含了對朝廷高官的贊美。後兩句則通過“問俗”、“傳盃”等動作,展現了宴會中人們關心國家大事、享受生活的場景。最後一句“獨立中天百尺台”,以高台比喻高遠的志曏和地位,表達了詩人對憂國憂民之情的崇高敬意。

郭棐

明廣東南海人,字篤周。幼從湛若水學,與聞心性之旨。嘉靖四十一年進士,授禮部主事。穆宗即位,次日傳封七夫人御札將出。棐諫諍,事乃罷。後終官光祿寺正卿。有《粵大記》、《嶺海名勝記》、《四川通志》等。 ► 1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