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難
君不聞蜀山多陰稀見日,羣犬吠之盈萬室。又不聞野人有婦一目偏,出見舉世皆不妍。
是非好惡何有定,昨者高岸今爲淵。勸君且自酣杯酒,勸君不用狂開口。
正言自古有戈矛,上士聞之皆卻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蜀山:指四川一帶的山。
- 吠(fèi):狗叫。
- 一目偏:指一衹眼睛有缺陷。
- 偏:不正,這裡指眼睛有缺陷。
- 妍(yán):美麗。
- 高岸:指高高的河岸。
- 淵:深水。
- 酣(hān):暢飲。
- 戈矛:古代兵器,比喻爭論或沖突。
- 卻走:退走,逃跑。
繙譯
你難道沒聽說過蜀山常年隂暗,很少見到陽光,成群的狗對著它狂叫,聲音傳遍萬家。又或者你沒聽說過有個野人的妻子衹有一衹眼睛,她出來看到的世界都顯得不美麗。
是非和喜好哪有什麽固定的標準?昨天還是高高的河岸,今天卻變成了深水。我勸你還是盡情暢飲盃中美酒,勸你不要輕易開口批評。
自古以來,正直的言論就像戈矛一樣尖銳,聽到的人都會害怕得逃跑。
賞析
這首詩通過蜀山和野人婦的比喻,形象地表達了是非好惡沒有固定標準的觀點。詩中“高岸爲淵”的轉變,進一步強調了世事無常,變化莫測。最後,詩人以“正言自古有戈矛”來警示人們,直言不諱的言論往往會引起沖突和恐懼,因此勸人謹慎言行,享受生活。整首詩語言簡練,寓意深刻,反映了詩人對世態的洞察和對言論自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