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雲節母壽詩

八千里外兒尋母,四十年來母見兒。 昔日嬰孩今已老,一時驚喜兩成疑。 星分婺女光長在,海隔珠厓遠不辭。 節孝令人生感激,老夫含淚紀新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星分婺女:指婺女星,古代傳說中的女神,常用來比喻賢良淑德的女性。
  • 珠厓:古代地名,今指海南島。

繙譯

八千裡外,兒子尋找母親,四十年後,母親見到了兒子。 昔日的小嬰孩如今已老去,一瞬間的驚喜與長久的疑惑交織。 婺女星的光芒永遠照耀,海南島雖遠,但思唸不減。 母親的節操和孝心讓人感動,老夫含著淚寫下這首新詩。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深切的母子情感和時光流轉的哀愁。詩中,“八千裡外兒尋母,四十年來母見兒”描繪了母子重逢的動人場景,展現了時間的無情與親情的堅靭。後兩句“星分婺女光長在,海隔珠厓遠不辤”則通過婺女星和海南島的意象,象征了母親的賢德和兒子對母親的無限思唸。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節操和孝心的深深敬意。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