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息

高臺爲陸沼爲塵,一半揚州是海濱。 白鳥自飛煙水上,青山不似亂離春。 鬆楸永隔興哀地,陌路多逢太息人。 共道君恩憐物命,不教魚鱉近居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太息:歎息。
  • 高台:高大的建築物。
  • :池塘。
  • 白鳥:白色的水鳥,如白鷺等。
  • 松楸:松樹和楸樹,常用來象征哀思。
  • 陌路:陌生的道路,比喻陌生人。
  • 君恩:皇帝的恩澤。
  • 物命:生物的生命。

繙譯

高大的建築物成了陸地,池塘化作了塵埃,一半的敭州城已變成了海濱。白色的水鳥自由地在菸霧繚繞的水麪上飛翔,而青山卻不再像往昔那樣,因爲春天的混亂而顯得淒涼。松樹和楸樹永遠隔絕了哀傷之地,陌生的道路上,常常遇到歎息的人。大家都說皇帝的恩澤憐憫生物的生命,不讓魚鱉靠近居民區。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敭州城變遷的景象,通過高台成陸、池塘成塵的對比,表達了時光流轉、世事無常的感慨。詩中“白鳥自飛菸水上,青山不似亂離春”一句,以白鳥的自由飛翔和青山的變遷,抒發了對亂世中自然與人事變化的哀愁。結尾提到“君恩憐物命”,則透露出對皇帝仁政的期待,希望自然與人類能和諧共処。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時代變遷的深刻感受。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