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蕩然:空無所有的樣子。
- 神閒:心神安閒,形容心情平靜。
- 壽夭:長壽與短命。
- 浮漚:水面的泡沫,比喻世事無常,變化迅速。
- 嗣春秋:繼承年歲,指延續後代。
翻譯
西谷有一位士人,他空無一物,無所追求。 問他爲何如此,他心神安閒,自得其道。 他對上天無所求,壽命長短如同水面的泡沫。 他對世間無所求,人們稱他任馬牛。 他對子女無所求,只願後代能延續春秋。 這三方面都無所求,長歌一曲,又何所憂愁。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超然物外的士人形象,他不受世俗的束縛,對生命、社會和後代都持有一種淡然的態度。詩中「蕩然無所求」一句,便概括了這位士人的生活哲學。他不爲壽命的長短、世人的評價和後代的繁衍所困擾,表現出一種超脫和自在。通過對比「上無求於帝」、「中無求於世」、「下無求於子」,詩人強調了這位士人的無慾無求,最終以「長歌何所憂」作結,表達了士人內心的寧靜與滿足。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明代詩人陳第對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