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朱漢源過長壽四首

小橋池上影,縹緲度羣公。 竹屋檐楹古,梅花點綴工。 潮來鬆竇暗,茶響石爐紅。 近岸雙鸞立,梳翎向日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縹緲(piāo miǎo):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 檐楹(yán yíng):屋檐下的柱子。
  • 鬆竇(sōng dòu):松樹的樹洞。
  • 石爐(shí lú):石頭製成的爐子。
  • 梳翎(shū líng):整理羽毛。

翻譯

小橋倒映在池水上,身影隱約,彷彿穿越了衆多公卿。 竹屋古樸,檐下的柱子顯得古老,梅花巧妙地點綴其間。 潮水涌來,松樹的樹洞變得昏暗,煮茶的聲響中,石爐裏的火光紅彤彤。 近岸邊,一對鳳凰站立,向着陽光整理着它們的羽毛。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寧靜而古樸的田園風光。通過「小橋」、「竹屋」、「梅花」等元素,詩人勾勒出一幅幽靜的鄉村景象。詩中「潮來鬆竇暗,茶響石爐紅」一句,巧妙地將自然景色與日常生活結合,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生活的細膩感受。結尾的「雙鸞立,梳翎向日烘」則增添了一抹神祕與優雅,使得整個畫面更加生動和富有詩意。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