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搦歌四首

好月在天常患缺,硬弓在櫜常患折。 男兒窮居苦無骨,老女不嫁忌嫁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nuò):握持,捉拿。
  • (gāo):古代盛放弓箭的袋子。
  • 窮居:貧困地居住。
  • 無骨:比喻沒有堅強的意志或骨氣。
  • 忌嫁畢:忌諱嫁出去。

翻譯

明亮的月亮在天空常常擔心它會缺失,堅硬的弓放在箭袋裏常常擔心它會折斷。 男兒貧困地居住,苦於沒有堅強的意志,老女不願嫁人,忌諱嫁出去。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明亮的月亮和堅硬的弓,以及男兒的貧困和老女的孤獨,表達了人生中常常存在的憂慮和無奈。詩中「好月在天常患缺」和「硬弓在櫜常患折」兩句,巧妙地運用了自然和物品的比喻,暗示了美好事物的脆弱和珍貴。後兩句則直接描繪了人物的境遇和心態,展現了社會現實中的不公和個人的無奈。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無常和命運多舛的深刻感悟。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