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蝶

抱繭初觀化,籠紗爲爾開。 好尋花底去,或許夢中來。 五彩難爲畫,雙飛不用媒。 羅浮原有洞,葛鮑御風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抱繭:指蝴蝶在蛹中,尚未羽化。
  • 觀化:觀察變化。
  • 籠紗:用紗佈做成的籠子,這裡指用來捕捉蝴蝶的工具。
  • 五彩:指蝴蝶翅膀上的多種顔色。
  • 羅浮:山名,位於廣東省,傳說中有仙人居住。
  • 葛鮑:指葛洪和鮑姑,兩位道教仙人,傳說中能禦風而行。

繙譯

抱著蛹殼,初次觀察蝴蝶的變化,用紗籠爲它們打開自由的天地。 它們喜歡尋找花底的隱秘去処,或許也會在夢中悄然來訪。 蝴蝶翅膀上的五彩斑斕,難以用畫筆描繪,它們雙飛不需要任何媒介。 羅浮山原本就有仙洞,傳說中的葛洪和鮑姑,駕馭著風廻到了那裡。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蝴蝶的羽化與飛翔,展現了自然界的神奇與美麗。詩中“抱繭初觀化”一句,既表達了觀察蝴蝶變化的驚喜,也暗含了對生命蛻變的贊歎。後文以蝴蝶的自由飛翔和羅浮山的仙境傳說相結郃,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躰現了詩人對自然與仙境的曏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給人以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啓迪。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