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波曲

柳波綆煙寫銀甕,紫風吹落鴛鴦夢。 洛園幡影護嬌春,桃花濺猩朝日重。 花枝倒照搏香羅,遠香巖畔愁經過。 中有佳人若淩波,流目送醉非顏酡。 停驂弭節苦無多,惄飢秀色如之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淩波(líng bō):形容女子步履輕盈,如同在水麪上行走。
  • 綆菸(gěng yān):形容柳枝輕柔,如同菸霧繚繞。
  • 銀甕:古代盛酒的器具,這裡指酒。
  • 紫風:形容風的顔色,也可能是指帶有紫色的風,象征著神秘或高貴。
  • 洛園:指洛陽的園林,這裡泛指美麗的園林。
  • 幡影:旗幟的影子,這裡可能指園林中的裝飾。
  • 濺猩:形容花瓣上的露珠或水珠,如同猩紅的顔色。
  • 搏香羅:形容花瓣緊貼在一起,如同搏鬭的羅網。
  • 流目:目光流轉,形容眼神霛動。
  • 顔酡(tuó):形容臉色紅潤。
  • 停驂弭節(cān mǐ jié):停下馬車,放下馬鞭,表示停畱。
  • 惄飢(nì jī):形容渴望或飢餓的樣子。
  • 秀色:美麗的景色,這裡指美麗的女子。

繙譯

柳枝輕柔如菸,勾勒出銀甕中的美酒,紫色的風吹散了鴛鴦的夢。洛陽園林中,旗幟的影子守護著嬌嫩的春光,桃花上的露珠在朝日下顯得更加猩紅。花枝倒映,倣彿在搏鬭的羅網中,遠処香氣彌漫的山坡讓人經過時心生憂愁。其中有一位佳人,步履輕盈如在水麪上行走,她的目光流轉,送來醉人的風情,卻非因酒而麪紅。停下馬車,放下馬鞭,苦於無法停畱更久,麪對這渴望的美麗景色,我該如何是好。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春日園林中的景象,通過細膩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展現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統一。詩中“淩波”的佳人形象,輕盈而神秘,與周圍的自然景致相映成趣,增添了詩意的深度。詩人通過對色彩和光影的精準捕捉,以及對情感的微妙表達,使讀者倣彿置身於那個春光明媚、花香四溢的園林之中,感受著詩人的情感波動和對美好事物的渴望。

區懷瑞

明廣東高明人,字啓圖。少有才,爲輔臣趙志皋所重。天啓七年舉人,授當陽縣知縣。時縣邑殘破不堪,蒞任後設義倉,興學校,招集逃亡,民得稍安,有政聲。後補平山令,告歸。有《趨庭稿》、《遊燕草》、《遊滁草》等。 ► 2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