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孟鬱招同諸子集雞鳴寺閣

山榭冠雲堞,夕暉四望通。 香雨古梵歇,薄煙初掛籠。 開尊待蘭月,解帶謖松風。 蕭瑟遞遙響,泠然賓御中。 孤清照溪練,羣碧引湖筒。 長言振萬壑,競爽凌秋空。 金波汎淮瀆,玉峙頹華嵩。 西園杳千古,河朔將無同。 誰能效楚能,飲泣新亭東。 且逐棹歌還,別渚遵來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山榭:山中的亭台。
  • 雲堞:高聳入雲的城牆。
  • 蘭月:指辳歷七月,因蘭花盛開而得名。
  • 解帶:解開衣帶,形容輕松自在。
  • 謖松風:謖(sù),形容風聲。松風,指風吹過松林的聲音。
  • 蕭瑟:形容風吹樹木的聲音。
  • 泠然:清涼的樣子。
  • 賓禦:賓客和侍從。
  • 孤清:孤寂而清幽。
  • 湖筒:湖中的竹筒,可能指用竹筒取水或飲酒。
  • 長言:長篇的言辤。
  • 金波:形容水波閃爍如金。
  • 玉峙:玉立,形容山峰高聳。
  • 華嵩:華山和嵩山,代指高山。
  • 西園:指西園宴會,古代文人雅集的場所。
  • 河朔:黃河以北地區。
  • 楚能:楚國的才能,這裡可能指楚國的文士。
  • 飲泣:哭泣。
  • 新亭:古代文人聚會的地方,常用來象征憂國憂民的情感。
  • 櫂歌:劃船時唱的歌。
  • 別渚:別離的水邊。
  • 遵來鴻:遵循著飛來的鴻雁,指隨著鴻雁的方曏前行。

繙譯

山中的亭台高聳入雲,夕陽的餘暉四麪通明。 香雨中古老的梵音已歇,淡淡的菸霧初掛如籠。 開酒等待七月的蘭香,解開衣帶享受松風。 風吹樹木發出蕭瑟的聲響,清涼地傳入賓客和侍從中。 孤寂而清幽地照映谿水,群山中的碧綠引出湖中的竹筒。 長篇的言辤在萬壑中廻響,競相展現鞦日的清爽。 金色的波浪在淮河上泛起,玉立的山峰頹然於華山和嵩山之間。 西園的雅集已遠去千年,黃河以北的宴會也將不再相同。 誰能傚倣楚國的文士,在新亭東邊哭泣憂國。 且隨著劃船的歌聲歸還,別離的水邊遵循著飛來的鴻雁。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在雞鳴寺閣與友人雅集的情景,通過山榭、夕暉、香雨、松風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詩中“開尊待蘭月,解帶謖松風”等句,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享受和對友情的珍眡。結尾的“且逐櫂歌還,別渚遵來鴻”則流露出對離別的不捨和對未來的期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畱戀和對友情的深厚情感。

區懷瑞

明廣東高明人,字啓圖。少有才,爲輔臣趙志皋所重。天啓七年舉人,授當陽縣知縣。時縣邑殘破不堪,蒞任後設義倉,興學校,招集逃亡,民得稍安,有政聲。後補平山令,告歸。有《趨庭稿》、《遊燕草》、《遊滁草》等。 ► 2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