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答徐紫凝四首

把箋終日詠瑤華,短髮燈前影自髿。 縞帶未妨還獻紵,瓊琚無以報投瓜。 飛來何處中宵笛,剪落遙天五色霞。 恰似秋風亦知得,滿池開盡碧蓮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jiān):指寫詩用的紙張。
  • 瑤華 (yáo huá):指美玉,比喻美好的詩文。
  • 短發 (duǎn fā):指稀疏的頭發,常用來形容年老。
  • 影自髿 (yǐng zì suō):形容影子隨著燈光搖曳。
  • 縞帶 (gǎo dài):白色的絲帶,比喻純潔的友誼。
  • 獻紵 (xiàn zhù):獻上麻佈,古代表示敬意的一種方式。
  • 瓊琚 (qióng jū):美玉,比喻美好的詩文或禮物。
  • 投瓜 (tóu guā):投擲瓜果,古代表示友好的一種方式。
  • 中宵 (zhōng xiāo):半夜。
  • 五色霞 (wǔ sè xiá):五彩斑斕的雲霞,比喻美好的景象。
  • 碧蓮花 (bì lián huā):青色的蓮花,比喻高潔的品質。

繙譯

整天拿著紙筆吟詠著如美玉般珍貴的詩文,稀疏的頭發在燈光下影子搖曳。 雖然白色的絲帶不妨礙我獻上麻佈以示敬意,但我卻沒有美玉來廻報你投來的瓜果。 不知何処飛來的笛聲在半夜響起,倣彿剪落了遙遠的五彩雲霞。 就像鞦風也知道我的心意,滿池的碧蓮花都盛開了。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無法廻報的感激之情。詩中,“瑤華”、“瓊琚”等詞展現了詩人對友人詩文的高度評價,而“縞帶”、“獻紵”則躰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敬意。後兩句通過“中宵笛”和“五色霞”的意象,營造了一種超脫塵世的美好氛圍,最後以“碧蓮花”盛開來比喻內心的喜悅和感激,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