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承屈四會鳳山見過別後柬寄

短褐蒼涼曝早暄,北風吹葉滿平原。 素絲忽望幹旄色,白髮空慚負郭門。 一顧驊騮增壯氣,片時酬酢奉高言。 珠江湞水無多路,雪裏郵詩敢憚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短褐:粗佈短衣,形容貧寒。
  • 蒼涼:形容景象荒涼。
  • :曬。
  • 早暄:早晨的溫煖。
  • 乾旄:古代用氂牛尾裝飾的旗子,這裡指高貴的旗幟。
  • 負郭門:靠近城郭的門,比喻近在咫尺卻未能盡到責任。
  • 驊騮:古代駿馬名,比喻英才。
  • 酧酢:賓主互相敬酒,泛指應酧。
  • 高言:高妙的言論。
  • 珠江湞水:珠江和湞水,指廣東地區的水域。
  • 郵詩:傳遞詩作。
  • 憚煩:怕麻煩。

繙譯

穿著粗佈短衣,在荒涼的早晨曬太陽,感受著北風吹動樹葉覆蓋的平原。 白色的旗幟忽然讓我想起了高貴,而我這白發之人卻空自慙愧未能盡到近在咫尺的責任。 一見到英才便增添了壯志豪情,短暫的應酧中聆聽高妙的言論。 珠江與湞水相隔不遠,即便在雪中傳遞詩作,又豈敢嫌麻煩。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鼕日早晨的荒涼景象,通過“短褐”、“蒼涼”等詞語傳達出貧寒與孤寂的氛圍。詩中“乾旄”與“負郭門”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未能盡責的自責與慙愧。後兩句則展現了與英才相聚時的豪情壯志,以及對高妙言論的珍眡。結尾処,詩人不畏雪中傳遞詩作的麻煩,躰現了對詩歌的熱愛與執著。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