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顧仲瑛漁莊其一

· 于立
君家漁莊在何處,江波迢迢隔煙霧。 清秋獨釣蘆花風,明月長歌白蘋渡。 高堂絲管延嘉賓,舉網得魚皆錦鱗。 小奴鸞刀出素手,金盤斫鱠如飛銀。 走也山林老釋子,拄杖行吟嗟未已。 平生雅有濠上游,相思瀰瀰東流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迢迢(tiáo tiáo):形容路途遙遠。
  • 蘆花風:指秋風,因蘆花在秋天盛開。
  • 白蘋(pín):一種水生植物,此處指白蘋洲,常用於詩詞中象徵隱逸之地。
  • 絲管:指絲竹樂器,泛指音樂。
  • 錦鱗:指色彩斑斕的魚。
  • 鸞刀:古代一種裝飾華麗的刀,此處指用來切魚的刀。
  • 斫鱠(zhuó kuài):切魚片。
  • 釋子:指出家人,這裏指作者自己。
  • 瀰瀰(mí mí):形容水流連綿不斷。

翻譯

你的漁莊在哪裏呢?江波遙遠,隔着煙霧。清秋時節,獨自在蘆花中垂釣,明月下長歌於白蘋渡口。高堂之上,絲竹音樂款待嘉賓,舉網捕得的魚都是色彩斑斕的錦鱗。小奴手持鸞刀,素手切魚片,金盤中斫鱠如飛銀。我這個山林中的出家人,拄着柺杖行吟,感嘆不已。平生喜愛在濠上游玩,思念之情隨着東流的水連綿不斷。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清秋漁莊的寧靜畫面,通過「江波迢迢」、「蘆花風」、「明月長歌」等意象,展現了漁莊的遙遠與幽靜。詩中「高堂絲管」與「舉網得魚」描繪了漁莊的歡樂與豐饒,而「小奴鸞刀」則生動地表現了漁莊生活的精緻與優雅。結尾處,作者以「山林老釋子」自喻,表達了對漁莊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然之美的讚美,同時也透露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情懷。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然的熱愛。

于立

元南康廬山人,字彥成,號虛白子。博學通古今,善談笑。不求仕進,以詩酒放浪江湖間。有《會稽外史集》 ► 1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