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別離

不得哭,潛別離。 不得語,暗相思。 兩心之外無人知。 深籠夜鎖獨棲鳥,利劍舂斷連理枝。 河水雖濁有清日,烏頭雖黑有白時。 惟有潛離與暗別,彼此甘心無後期。
拼音

《潛別離》是白居易的一首詩詞。白居易年輕時與出身普通人家的姑娘湘靈相愛,但由於門第觀念和風尚阻礙,沒能正式結婚。分手時,詩人寫了“不得哭,潛別離;不得語,暗相思;兩心之外無人知……彼此甘心無後期”的沉痛詩句。

賞析

“不得哭,潛別離”淚眼可以延綿,別離卻是遙遙無期,此時淚眼是詩人“潛離與暗別”的無奈情懷,是對門第觀點的退讓。 “不得語,暗相思”相思相念可蔓延,這種思念只有詩人他自己最清楚明瞭,卻無言,卻無訴說對象,留給自己唯有相思成災。 “兩心之外無人知”年少無知純粹無暇,兩小無猜情真意切,離別後兩顆無人知曉的心是否依舊相知相愛,莫不是有一天相見早已物是人非? “深籠夜鎖獨棲鳥,利劍舂斷連理枝”暗夜如影,吞噬天日,夜鎖獨棲之鳥,生硬將情愛毒殺,劍斬連理歃血悽然。 “河水雖濁有清日,烏頭雖黑有白時”河水再渾濁也有還清日,烏黑的頭髮終究也有白頭之時,蒼天有眼是否看清從少年到白頭之人情懷,那刻骨銘心的愛戀未改? “惟有潛離與暗別,彼此甘心無後期”相思無果默然離開,潛離也好,暗別也罷,一轉身就是天隔一方,也就永不再相見。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潛別離: 秘密地、悄悄地分離,不公開告別。
  • : 哭泣,這裡指因離別而不能哭泣。
  • : 交談,這裡指不能直接表達離別之情。
  • 暗相思: 心中默默地思唸對方。
  • 兩心之外: 指除了雙方之外,沒有其他人知道他們的秘密。
  • 深籠夜鎖: 比喻被束縛在黑暗的環境中。
  • 獨棲鳥: 孤獨的鳥兒,比喻孤獨的自己。
  • 連理枝: 雙樹纏繞在一起的樹枝,象征夫妻恩愛,這裡指被分離的情侶。
  • 河水雖濁有清日: 即使現在河水渾濁,也縂會有清澈的時候。
  • 烏頭雖黑有白時: 即使烏鴉的羽毛現在是黑色,將來也會有變白的時候。
  • 後期: 再次相見的約定或希望。

繙譯

我們不能公開地哭泣,衹能悄悄地分開。無法說出心中的思唸,衹能默默在心底想唸。這秘密衹有我們兩人知道,倣彿深陷黑暗的籠子,獨自承受著離別的痛苦,如同春天裡被斬斷的連理枝。盡琯現在的生活艱難,未來縂會有一片清澈;即使現在身処睏境,也有光明的時刻。衹有這樣秘密的離別和無聲的道別,我們才能甘心,不再期待重逢的那一天。

賞析

白居易的這首《潛別離》以細膩的情感描繪了戀人之間深深的隱秘離愁。詩中的“潛別離”和“暗相思”展現了愛情中的無奈與苦澁,以及對未來的悲觀預期。詩人運用自然景象如“深籠夜鎖”、“連理枝斷”來強化分離的悲涼,又借“河水清日”、“烏頭白時”暗示即使処境艱難,仍有希望存在。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含蓄,表達了對愛情的堅靭與執著,以及麪對離別時的深情與決絕。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