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曲歌辭 · 楊柳枝

六幺水調家家唱,白雪梅花處處吹。 古歌舊曲君休聽,聽取新翻楊柳枝。 陶令門前四五樹,亞夫營裏百千條。 何似東都正二月,黃金枝映洛陽橋。 依依嫋嫋復青青,勾引清風無限情。 白雪花繁空撲地,綠絲條弱不勝鶯。 紅板江橋青酒旗,館娃宮暖日斜時。 可憐雨歇東風定,萬樹千條各自垂。 蘇州楊柳任君誇,更有錢塘勝館娃。 若解多情尋小小,綠楊深處是蘇家。 蘇家小女舊知名,楊柳風前別有情。 剝條盤作銀環樣,卷葉吹爲玉笛聲。 葉含濃露如啼眼,枝嫋輕風似舞腰。 小樹不禁攀折苦,乞君留取兩三條。 人言柳葉似愁眉,更有愁腸似柳絲。 柳絲挽斷腸牽斷,彼此應無續得期。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所属合集

#楊柳枝 #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六麼(liù yāo):也作「綠腰」,唐時琵琶曲名。
  • 水調:曲調名。
  • 白雪:古樂曲名。
  • 梅花 :指《梅花落》,樂府橫吹曲。
  • 陶令:指陶淵明,因其曾爲彭澤令,故稱爲陶令,他曾寫過「三徑就荒,鬆菊猶存」,這裏說其門前有四五棵柳樹。
  • 亞夫營:即細柳營,西漢周亞夫屯兵處,營中多柳樹。
  • 東都:指洛陽。
  • 館娃宮:春秋時期吳王夫差爲西施所建,在蘇州靈巖山上。
  • 小小:指蘇小小,南朝齊時錢塘名妓。

翻譯

《六麼》和《水調》的曲子家家都會唱,《白雪》與《梅花》的曲調處處有人吹奏。古老的歌曲您不要再聽了,來聽聽新改編的《楊柳枝》吧。 陶淵明門前有那麼四五棵柳樹,周亞夫軍營裏有千萬條柳枝。可哪裏比得上洛陽城正二月的時候,金黃的柳枝映照在洛陽橋上。 柳枝輕柔搖曳,一片青青之色,引來清風,充滿無限風情。白色的柳絮紛紛揚揚,似乎要鋪滿大地,嫩綠的柳絲細弱,好像都承受不住黃鶯的停歇。 紅色木板的江橋邊,青色的酒旗飄動,館娃宮裏暖融融的,太陽漸漸西斜。可惜雨停了,東風也不再吹,千萬條柳枝各自靜靜地低垂着。 蘇州的楊柳任您誇讚,可更有錢塘的風光勝過館娃宮呢。要是您想尋覓多情之處,就去尋訪蘇小小,那綠楊深處便是蘇家。 蘇家小女早就聲名遠揚,在楊柳輕拂的風中別有一番風情。她把柳條剝下來盤成銀環的模樣,將柳葉捲起來吹出玉笛般的聲音。 柳葉上含有濃重的露珠,就像啼哭後的眼睛,柳枝在輕風中搖曳,恰似舞動的細腰。小柳樹禁不住人們的攀折之苦,請求您留個兩三條吧。 人們都說柳葉像憂愁的眉毛,更有人覺得愁腸如同柳絲。柳絲要是被挽斷、愁腸要是被扯斷,彼此恐怕都再沒有接續的時候了 。

賞析

這首詩以楊柳枝爲主題,通過多個場景和形象的刻畫,展現了楊柳不同的姿態與情韻。 開篇將舊曲與新翻的《楊柳枝》對比,表現出對新事物的推崇。接着用陶令門前柳、亞夫營裏柳與洛陽二月柳對比,突出洛陽柳色的迷人。詩中細膩地描繪了楊柳的形態,如「依依嫋嫋復青青」「葉含濃露如啼眼,枝嫋輕風似舞腰」等,賦予楊柳以人的情感和動作,生動形象。 同時,詩人將楊柳與諸多地點聯繫,從蘇州到錢塘,從館娃宮到蘇家,增添了詩歌的地域文化色彩和浪漫氛圍。詩裏還融入了對人生愁緒的感慨,以柳葉、柳絲比愁眉、愁腸,最後以「柳絲挽斷腸牽斷,彼此應無續得期」將愁緒渲染得更加深沉。整首詩語言清新自然,運用多種手法,使楊柳這一主題富有豐富的內涵與美感。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