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大尹智寵謝天香(第四折)

〔石榴花〕我則道坐着的是那個俊儒流,我這裏猛窺視、細凝眸,原來是三年不肯往杭州;閃的我落後,有國難投。莫不是把咱故意相迤逗,特故的把他來慚羞。你覷那衣服每各自施忠厚,百般裏省不的甚緣由。 〔鬥鵪鶉〕並無那私事公仇,到與俺張筵置酒。我則是佯不相瞅,怎敢、怎敢道問候。我這裏施罷禮、官人行緊低首。誰敢道是離了左右,我則索侍立傍邊,我則索趨前褪後。 〔上小樓〕更做道題個話頭,你可便心休僝僽。你覷那首領面前,一左一右,不離前後。你若帶酒,是必休將咱迤逗。這裏可便不比我那上廳祗候。 〔幺〕他那裏則是舉手,我這裏忍着淚眸。不敢道是廝問廝當,廝來廝去,廝摑廝揪;我如今在這裏不自由!你覷我皮裏抽肉;你休問我可怎生骨巖巖臉兒黃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俊儒流:英俊的讀書人。
  • 迤逗:引誘,招惹。
  • :明白。
  • 僝僽(chán zhòu):煩惱,愁苦。
  • 祗候(zhī hòu):官名。

翻譯

〔石榴花〕我還以爲坐着的是那個英俊的儒生呢,我在這裏偷偷地觀察、仔細地凝視,原來是三年都不肯去杭州的那個人;害得我落在後面,有國家也難以投靠。莫不是故意來戲弄我,特意這樣來讓我羞愧。你看那每個人的衣服都各自顯示着忠厚,百般情況下都不明白是什麼緣由。 〔鬥鵪鶉〕並沒有什麼私人的事或公仇,卻爲我設筵擺酒。我只是假裝不看他,怎敢、怎敢去問候。我在這裏行完禮、當官的人走得緊緊地低着頭。誰敢說是離開了左右,我只能侍奉站在旁邊,我只能向前退後地奔走。 〔上小樓〕更要說個話頭,你就可以心裏不要煩惱憂愁。你看那首領面前,一左一右,不離前後。你要是帶着酒,一定不要來招惹我。這裏可不像我那在上廳的祗候。 〔幺〕他那裏只是舉手,我這裏忍着眼淚。不敢說是互相詢問互相面對,互相過來互相過去,互相打耳光互相揪扯;我現在在這裏不自由!你看我瘦得皮包骨頭;你不要問我怎麼會這樣骨瘦如柴臉色黃瘦。

賞析

這段曲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人物複雜的心理和情緒狀態。有對心儀之人的偷偷打量和心中的哀怨,如覺得對方故意迤逗自己。還有在特定場合下的拘謹和小心翼翼,如假裝不看對方、小心地侍奉在旁等。同時通過描述雙方的舉動和表情,如一方舉手,一方含淚等,生動地傳達出了一種微妙的情感氛圍。整體語言質樸而生動,很好地刻畫了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心態,讓讀者能深切感受到那份糾結與無奈。

關漢卿

關漢卿

關漢卿,元代雜劇奠基人,元代戲劇作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晚號已齋(一說名一齋)、已齋叟。漢族,解州人(今山西省運城),其籍貫還有大都(今北京市)人,及祁州(今河北省安國市)人等說,與白樸、馬致遠、鄭光祖並稱爲“元曲四大家”。以雜劇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部,現存18部,個別作品是否爲他所作,無定論。 最著名的是《竇娥冤》。關漢卿也寫了不少歷史劇,《單刀會》、《單鞭奪槊》、《西蜀夢》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數10多首。他的散曲,內容豐富多彩,格調清新剛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關漢卿塑造的“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璫璫一粒銅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廣爲人稱,被譽“曲聖”。 ► 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