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大王獨赴單刀會(第三折)

〔中呂·粉蝶兒〕那時節天下荒荒,恰周、秦早屬了劉、項,分君臣先到咸陽。一個力拔山,一個量容海,他兩個一時開創。想當日黃閣烏江,一個用了三傑,一個誅了八將。 〔醉春風〕一個短劍下一身亡,一個靜鞭三下響。祖宗傳授與兒孫,到今日享、享。獻帝又無靠無依,董卓又不仁不義,呂布又一衝一撞。 〔十二月〕那時節兄弟在范陽,兄長在樓桑,關某在蒲州解良,更有諸葛在南陽;一時出英雄四方,結義了皇叔、關、張。 〔堯民歌〕一年三謁臥龍岡,卻又早鼎分三足漢家邦。俺哥哥稱孤道寡世無雙,我關某匹馬單刀鎮荊襄。長江,今經幾戰場,卻正是後浪催前浪。 〔石榴花〕兩朝相隔漢陽江,上寫着道“魯肅請雲長”。安排筵宴不尋常,休想道是“畫堂別是風光”。那裏有鳳凰杯滿捧瓊花釀,他安排着巴豆、砒霜!玳筵前擺列着英雄將,休想肯“開宴出紅妝”。 〔鬥鵪鶉〕安排下打鳳牢龍,準備着天羅地網;也不是待客筵席,則是個殺人、殺人的戰場。若說那重意誠心更休想,全不怕後人講。既然謹謹相邀,我則索親身便往。 〔上小樓〕你道他“兵多將廣,人強馬壯”;大丈夫敢勇當先,一人拚命,萬夫難當。你道是隔着江起戰場,急難親傍;我着那廝鞠躬、鞠躬送我到船上。 〔幺〕你道是先下手強,後下手殃。我一隻手揪住寶帶,臂展猿猱,劍掣秋霜。他那裏暗暗的藏,我須索緊緊的防。都是些狐朋狗黨!小可如千里獨行,五關斬將。 〔快活三〕小可如我攜親侄訪冀王,引阿嫂覓劉皇,灞陵橋上氣昂昂,側坐在雕鞍上。 〔鮑老兒〕俺也曾撾鼓三鼕斬蔡陽,血濺在沙場上。刀挑徵袍出許昌,險唬殺曹丞相。向單刀會上,對兩班文武,小可如三月襄陽。 〔剔銀燈〕折麼他雄赳赳排着戰場,威凜凜兵屯虎帳,大將軍智在孫、吳上。馬如龍,人似金剛;不是我十分強,硬主張,但提起我是三國英雄漢雲長,端的是豪氣有三千丈。廝殺呵磨拳擦掌。 〔蔓菁菜〕他便有快對付能徵將,排戈戟,列旗槍,對仗。 〔尾聲〕須無那臨潼會秦穆公,又無那鴻門會楚霸王,折麼他滿筵人列着先鋒將,小可如百萬軍刺顏良時那一場嚷。
拼音
關漢卿

關漢卿

關漢卿,元代雜劇奠基人,元代戲劇作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晚號已齋(一說名一齋)、已齋叟。漢族,解州人(今山西省運城),其籍貫還有大都(今北京市)人,及祁州(今河北省安國市)人等說,與白樸、馬致遠、鄭光祖並稱爲“元曲四大家”。以雜劇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部,現存18部,個別作品是否爲他所作,無定論。 最著名的是《竇娥冤》。關漢卿也寫了不少歷史劇,《單刀會》、《單鞭奪槊》、《西蜀夢》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數10多首。他的散曲,內容豐富多彩,格調清新剛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關漢卿塑造的“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璫璫一粒銅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廣爲人稱,被譽“曲聖”。 ► 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