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蕊娘智賞金線池(第二折)
〔牧羊關〕不見他思量舊,倒有些兩意兒投。我見了他撲鄧鄧火上澆油,恰便似鉤搭住魚腮,箭穿了雁口。你怪我依舊拈音樂,則許你交錯勸觥籌?你不肯冷落了杯中物,我怎肯生疏了弦上手?
〔罵玉郎〕這的是母親故折鴛鴦偶,須不是咱設下惡機謀,怎將咱平空拋落他人後?今日個何勞你貴腳兒又到咱家走?
〔感皇恩〕咱本是潑賤娼優,怎嫁得你俊俏儒流?把枕畔盟,花下約,成虛謬。你道是別匆匆無多半月,我覺得冷清清勝似三秋。越顯的你嘴兒甜,膝兒軟,情兒厚。
〔採茶歌〕往常個侍衾裯都做了付東流,這的是娼門水局下場頭!再休提卓氏女親當沽酒肆,只被你雙通叔早掘倒了玩江樓。
〔三煞〕既你無情呵,休想我指甲兒蕩着你皮肉。似往常有氣性,打的你見骨頭。我只怕年深了也難收救,倒不如早早丟開,也免的自僝自僽。頑涎兒卻依舊,我沒福和你那鶯燕蜂蝶爲四友,甘分做跌了彈的斑鳩。〔二煞〕有耨處散誕鬆寬着耨,有偷處寬行大步偷,何須把一家苦苦死淹留?也不管設誓拈香,到處裏停眠整宿,說着他瞞心的謊、昧心的咒。你那手,怎掩旁人是非口?說的困須休。
〔尾煞〕高如我三板兒的人物也出不得手,強如我十倍兒的聲名道着處有。尋些虛脾,使些機彀,用些工夫,再去趁逐。你與我高揎起春衫酒淹袖,舒你那攀蟾折桂的指頭,請先生別挽一枝章臺路傍柳。
拼音

關漢卿
關漢卿,元代雜劇奠基人,元代戲劇作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晚號已齋(一說名一齋)、已齋叟。漢族,解州人(今山西省運城),其籍貫還有大都(今北京市)人,及祁州(今河北省安國市)人等說,與白樸、馬致遠、鄭光祖並稱爲“元曲四大家”。以雜劇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部,現存18部,個別作品是否爲他所作,無定論。 最著名的是《竇娥冤》。關漢卿也寫了不少歷史劇,《單刀會》、《單鞭奪槊》、《西蜀夢》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數10多首。他的散曲,內容豐富多彩,格調清新剛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關漢卿塑造的“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璫璫一粒銅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廣爲人稱,被譽“曲聖”。
► 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