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呂】普天樂崔張十六事
母親變卦若不是張解元識人多,怎生救咱全家禍?
你則合有恩便報,倒教我拜做哥哥。母親你忒慮過,怕我陪錢貨,眼睜睜把比目魚分破。
知他是命福如何?我這裏軟攤做一垛,咫尺間如同間闊,其實都伸不起我這肩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中呂:古代音樂十二律之一,這裡指曲牌名。
- 普天樂:曲牌名,屬於元曲的一種。
- 崔張十六事:題目,指的是關於崔鶯鶯和張生的十六個故事片段。
- 張解元:指張生,解元是古代對讀書人的尊稱。
- 識人多:指見識廣,能識別人。
- 全家禍:全家的災難。
- 有恩便報:有恩必報。
- 拜做哥哥:拜爲義兄。
- 慮過:過分擔憂。
- 陪錢貨:賠錢的買賣,這裡指嫁妝。
- 比目魚:比喻恩愛夫妻。
- 命福:命運和福氣。
- 軟攤做一垛:形容身躰無力,癱軟成一堆。
- 咫尺間如同間濶:形容距離雖近,感覺卻像很遠。
- 伸不起我這肩窩:形容極度疲憊,連肩膀都擡不起來。
繙譯
如果不是張解元見識廣,怎能救我們全家免於災難?你本應報恩,卻反而讓我拜你爲義兄。母親,你太過擔憂了,怕我成爲賠錢的嫁妝,眼睜睜地破壞了我們這對恩愛夫妻。不知道他的命運和福氣如何?我這裡癱軟成一堆,雖然距離很近,卻感覺像隔了很遠,我連肩膀都擡不起來了。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崔鶯鶯的口吻,表達了對張生的感激以及對母親過分擔憂的不滿。詩中,“張解元識人多”突顯了張生的智慧和能力,而“母親你忒慮過”則揭示了母親對女兒未來的過度憂慮。通過“比目魚分破”這一形象的比喻,深刻描繪了崔鶯鶯與張生被迫分離的痛苦。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展現了元曲直抒胸臆的特點。

關漢卿
關漢卿,元代雜劇奠基人,元代戲劇作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晚號已齋(一說名一齋)、已齋叟。漢族,解州人(今山西省運城),其籍貫還有大都(今北京市)人,及祁州(今河北省安國市)人等說,與白樸、馬致遠、鄭光祖並稱爲“元曲四大家”。以雜劇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部,現存18部,個別作品是否爲他所作,無定論。 最著名的是《竇娥冤》。關漢卿也寫了不少歷史劇,《單刀會》、《單鞭奪槊》、《西蜀夢》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數10多首。他的散曲,內容豐富多彩,格調清新剛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關漢卿塑造的“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璫璫一粒銅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廣爲人稱,被譽“曲聖”。
► 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