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怨佳人拜月亭(第三折)

〔伴讀書〕你靠欄檻臨臺榭,我準備名香爇。心事悠悠憑誰說,只除向金鼎焚龍麝,與你殷勤參拜遙天月,此意也無別。 〔笑和尚〕韻悠悠比及把角品絕,碧熒熒投至那燈兒滅,薄設設衾共枕空舒設。冷清清不恁迭,閒遙遙身枝節①,悶懨懨怎捱他如年夜! 〔倘秀才〕天那!這一炷香,則願削減了俺尊君狠切;這一炷香,則願俺那拋閃下的男兒較些。那一個爺孃不間疊,不似俺,忒嗻,劣缺。 〔叨叨令〕元來你深深的花底將身兒遮,搽搽的背後把鞋兒捻,澀澀的輕把我裙兒拽,熅熅的羞得我腮兒熱。小鬼頭直到撞破我也麼哥,撞破我也麼哥,我一星星的都索從頭兒說。 〔倘秀才〕來波,我怨感我合哽咽,不剌你啼哭你爲甚迭。你莫不元是俺男兒的舊妻妾?阿是,阿是,當時只爭個字兒別。我錯呵了者。 〔呆古朵〕似恁的呵,咱從今後越索着疼熱,休想似在先時節。你又是我妹妹姑姑,我又是你嫂嫂姐姐。這般者,俺父母多宗派,您昆仲無枝葉。從今後休從俺爺孃家根腳排,只做俺兒夫家親眷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ruò):點着,焚燒。
  • 龍麝:龍涎香與麝香的並稱,是一種名貴的香料。
  • 比及:等到。
  • 品絕:吹奏到最後。品,吹奏樂器;絕,盡頭。
  • 不恁迭:不如此。恁,如此、這樣;迭,語助詞。
  • 身枝節:身體孤單。
  • 間疊:間隔、分離。
  • 忒嗻(tuī zhē):太厲害之意。
  • 劣缺:兇狠、乖戾。
  • 搽搽(chá chá):悄悄地。
  • 熅熅(yūn yūn):熱烘烘的樣子。
  • 麼哥:元曲中常用的語助詞,無實義。
  • 不剌:發語詞 ,無實際意義。

翻譯

〔伴讀書〕你倚靠在欄杆邊面對高臺亭榭,我準備好了名貴的香料將它點燃。滿腹的心事悠悠向誰訴說,只能朝着金鼎焚燃龍麝,虔誠地向遙遠天空中的明月參拜,我的心意不過如此。

〔笑和尚〕悠長的韻律等到吹完樂曲,碧綠的燈光一直到熄滅,單薄的被子和枕頭白白地鋪設在牀上。冷冷清清的日子實在不好過,孤孤單單一個人,煩悶得不知如何熬過這如年的長夜!

〔倘秀才〕天啊!這第一炷香,但願能消減我父親的兇狠嚴苛;這第二炷香,但願我那被我拋舍下的丈夫能過得好些。哪一個爹娘不是心疼自己子女的,可不像我家,太厲害、太乖戾。

〔叨叨令〕原來你悄悄地躲在花叢深處,偷偷地在我背後把鞋兒輕捻,輕輕地拉着我的裙兒,羞得我臉頰熱烘烘的。小鬼頭直到撞破我的祕密呀,撞破我的祕密呀,我只能一五一十地從頭說清楚。

〔倘秀才〕過來呀,我滿心怨憤該哽咽哭泣了,而你哭又是爲什麼呢?你難道原來是我丈夫以前的妻妾?哎呀,是呀,是呀,當時只是名字有些差別。我可能誤會了呀。

〔呆古朵〕若是這樣啊,從今往後我們要更加相親相愛,別再想回到以前那種關係。你對我來說既是妹妹也是姑姑輩,我對你來說既是嫂嫂也是姐姐輩。像這樣,我們父母家族的關係複雜,你們兄弟關係單薄沒有太多旁支。從今往後別再按照娘家那邊的關係排輩了,只算夫家這邊的親戚吧。

賞析

這段曲文出自關漢卿的《閨怨佳人拜月亭》第三折,通過細膩入微的語言生動地展現了人物複雜的內心世界和情感衝突。

從內容上,主人公在拜月過程中,傾訴了對父親嚴苛的抱怨,對丈夫的思念與擔憂,情感豐富而真摯。人物間的對話充滿生活氣息,如發現對方祕密後的一系列反應,將少女的嬌羞、敏感刻畫得栩栩如生。

在藝術特色上,語言質樸自然卻又富有感染力,使用了大量口語化詞彙如「麼哥」「不剌」等,增強了作品的通俗性和趣味性,體現了元曲的語言風格。多種修辭手法與細膩的心理描寫、動作描寫相結合,生動地塑造出鮮明的人物形象。作者以簡潔而生動的文字,營造出一種既有閨怨的哀愁又有人情溫暖的氛圍,使讀者深入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情感波折和生活情境。

關漢卿

關漢卿

關漢卿,元代雜劇奠基人,元代戲劇作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晚號已齋(一說名一齋)、已齋叟。漢族,解州人(今山西省運城),其籍貫還有大都(今北京市)人,及祁州(今河北省安國市)人等說,與白樸、馬致遠、鄭光祖並稱爲“元曲四大家”。以雜劇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部,現存18部,個別作品是否爲他所作,無定論。 最著名的是《竇娥冤》。關漢卿也寫了不少歷史劇,《單刀會》、《單鞭奪槊》、《西蜀夢》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數10多首。他的散曲,內容豐富多彩,格調清新剛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關漢卿塑造的“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璫璫一粒銅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廣爲人稱,被譽“曲聖”。 ► 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