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待制智斬魯齋郎(第二折)

〔南呂·一枝花〕全失了人倫天地心,倚仗着惡黨兇徒勢。活支剌孃兒雙拆散,生各札夫婦兩分離。從來有日月交蝕,幾曾見夫主婚、妻招婿?今日個妻嫁人、夫做媒,自取些奩房斷送陪隨,那裏也羊酒、花紅、段匹? 〔梁州第七〕他憑着惡哏哏威風糾糾,全不怕碧澄澄天網恢恢。一夜間摸不着陳摶睡①,不分喜怒,不辨高低。弄的我身亡家破,財散人離!對渾家又不敢說是談非,行行裏只淚眼愁眉。你、你、你,做了個別霸王自刎虞姬,我、我、我,做了個進西施歸湖范蠡,來、來、來,渾一似嫁單于出塞明妃。正青春似水,嬌兒幼女成家計,無憂慮,少縈繫,平地起風波二千尺,一家兒瓦解星飛。 〔牧羊關〕怕不曉日樓臺靜,春風簾幙低,沒福的怎生消得!這廝強賴人錢財,莽奪人妻室。高築座營和寨,斜搠面杏黃旗。梁山泊賊相似,與蓼兒窪爭甚的! 〔四塊玉〕將一杯醇糯酒十分的吃,更怕我酒後疏狂失了便宜。扭回身剛咽的口長吁氣,我乞求得醉似泥,喚不歸。我則圖別離時,不記得。 〔罵玉郎〕也不知你甚些兒看的能當意?要你做夫人,不許我過今日,因此上急忙忙送你到他家內。這都是我緣分薄,恩愛盡,受這等死臨逼。 〔感皇恩〕他、他、他,嫌官小不爲,嫌馬瘦不騎,動不動挑人眼、剔人骨、剝人皮。他少甚麼溫香軟玉,舞女歌姬!雖然道我災星現,也是他的花星照,你的福星催。 〔採茶歌〕撇下了親夫主不須提,單是這小業種好孤悽,從今後誰照覷他飢時飯,冷時衣?雖然個留得親爺沒了母,只落得一番思想一番悲。 〔黃鐘尾〕奪了我舊妻兒,卻與個新佳配,我正是棄了甜桃繞山尋醋梨。知他是甚親戚!教喝下庭階,轉過照壁。出的宅門,扭回身體,遙望着後堂內,養家的人,賢惠的妻!非今生是宿世。我則索寡宿孤眠過年歲,幾時能勾再得相逢,則除是南柯夢兒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活支剌:活活地。
  • 生各札:硬生分開。
  • 惡哏哏:惡狠狠。
  • 陳摶睡:陳摶善睡,這裏借指酣睡。
  • 菅兒窪:即梁山濼,在今山東省壽張縣東南梁山下,後聚義於此的宋江等被招安。

翻譯

他完全喪失了人倫和天地良心,仗着惡黨兇徒的勢力。活活地把母子雙雙拆散,硬生生地讓夫妻兩下分離。從來只有日月交蝕的時候,何曾見過丈夫主婚、妻子招婿呢?今日卻是妻子嫁人、丈夫做媒,自己取些陪嫁的財物送走,哪裏還有什麼羊酒、花紅、綢緞呢? 他依仗着惡狠狠的威風赳赳的樣子,一點也不害怕那澄明的天網恢恢。一夜間讓人摸不着像陳摶那樣的酣睡,不分喜怒,不辨高低。弄得我家破人亡、財散人離!對妻子又不敢說長道短,一路上只是淚眼愁眉。你呀、你呀、你呀,做了個別霸王別姬中自刎的虞姬,我呀、我呀、我呀,做了個像范蠡送西施歸隱太湖一樣,來呀、來呀、來呀,簡直就像昭君出塞嫁給單于。正像青春如水一般,原本嬌兒幼女計劃着好好過日子,沒有憂愁,也很少牽掛,平地上卻掀起了兩千尺的風波,一家人瓦解如星飛散。 怕的是不知道在陽光照耀下樓臺寂靜,春風吹動簾幕低垂,沒福氣的人怎麼能消受啊!這賊廝強硬地搶奪人家錢財,蠻橫地奪取人家妻室。高高築起一座營寨,斜插着杏黃旗。像梁山泊的賊一樣,和蓼兒窪爭個什麼呢! 把一杯醇美的糯米酒盡情地喝,更怕我酒後放肆亂了分寸失了態。扭轉身剛嚥下口長吁氣,我乞求能醉得像爛泥,叫也叫不回。我只希望在別離的時候,不記得這些。 也不知你看中了什麼覺得如意?要你做夫人,不讓我活過今日,因此上急忙忙把你送到他家。這都是我命薄,恩愛盡了,遭受這樣的死到臨頭的逼迫。 他、他、他,嫌官小不做,嫌馬瘦不騎,動不動就挑人毛病、剔人骨頭、剝人皮膚。他哪裏缺什麼溫香軟玉、舞女歌姬!雖然說我有災星出現,也是他的桃花星照,是你的福星催。 撇下了親丈夫不必提,單單是這個小生命好可憐,從今以後誰照顧他餓了吃飯,冷了穿衣?雖然留得下親爹卻沒了母親,只落得一番思念一番悲傷。 (黃鐘尾)奪了我原來的妻子,卻給了個新的配偶,我這正是丟了甜桃繞山去尋酸梨。不知他是什麼親戚!叫他喝下庭階,轉過照壁。走出宅門,扭回身體,遠遠望着後堂裏,養我的人,賢惠的妻!不是今生是前世註定的。我只能孤寡一人孤獨地睡去一年年過去,什麼時候能再相逢,那就除非是在南柯夢裏。

賞析

這段曲詞生動地刻畫了一個遭受惡霸欺凌、家庭破裂的人物形象及其痛苦的內心。通過對惡霸行徑的描述,如拆散母子夫妻、強奪人妻財等,表達了對邪惡勢力的憤恨與不滿。同時,也展現了主人公的無奈、悲哀與淒涼。如對其離愁別緒、對昔日生活的懷念及對未來的茫然等細膩情感的描寫,讓人體會到其命運的悲慘。曲詞語言直白而富有表現力,生動地描繪出了各種場景和情緒,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關漢卿

關漢卿

關漢卿,元代雜劇奠基人,元代戲劇作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晚號已齋(一說名一齋)、已齋叟。漢族,解州人(今山西省運城),其籍貫還有大都(今北京市)人,及祁州(今河北省安國市)人等說,與白樸、馬致遠、鄭光祖並稱爲“元曲四大家”。以雜劇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部,現存18部,個別作品是否爲他所作,無定論。 最著名的是《竇娥冤》。關漢卿也寫了不少歷史劇,《單刀會》、《單鞭奪槊》、《西蜀夢》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數10多首。他的散曲,內容豐富多彩,格調清新剛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關漢卿塑造的“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璫璫一粒銅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廣爲人稱,被譽“曲聖”。 ► 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