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定路教授鹿泉李君丁亥五月十二日巳時生紫陽虛叟方回丁亥五月十一日巳時生相遇旅邸同登酒樓各出新詩遂成老
邂逅相逢兩禿翁,亥年巳月巳時同。
偶先一日敢爭長,各及七旬俱固窮。
塵世誰能吟鬢白,少年莫笑醉顏紅。
累朝南北興亡事,合徵公爲太史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邂逅(xiè hòu):偶然相遇。
- 亥年巳月巳時:指特定的年月日時,亥年即豬年,巳月即農曆四月,巳時即上午九點至十一點。
- 爭長:爭高低,比長短。
- 七旬:七十歲。
- 固窮:堅守貧窮,不改變節操。
- 吟鬢白:指吟詩作賦,鬢髮已白,形容年老。
- 醉顏紅:醉酒後面色紅潤。
- 累朝:歷代,連續幾個朝代。
- 合徵:應當徵召。
- 太史公:指司馬遷,因其曾任太史令,故稱太史公,此處比喻作者認爲李君有記錄歷史的才能。
翻譯
偶然相遇的兩位禿頂老翁,在豬年四月的同一個巳時出生。我偶然比他早一天出生,又怎敢自誇年長,我們都已七十歲,都堅守着貧窮的節操。塵世中誰能保持吟詩作賦直到鬢髮斑白,年輕人不要嘲笑我們醉酒後的紅潤面色。歷代南北的興亡變遷,應當徵召你來記錄,你就像是太史公一樣。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兩位老者在旅途中的偶然相遇,展現了他們共同的年齡和出生時辰,以及他們堅守貧窮、不改初心的生活態度。詩中「塵世誰能吟鬢白,少年莫笑醉顏紅」一句,既表達了詩人對詩歌創作的執着,也反映了他對年輕一代的期望。結尾處將李君比作太史公,讚美他有記錄歷史的能力和責任,體現了詩人對歷史的深刻理解和尊重。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歷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