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汪翔甫和西城呂全州見過四首

· 方回
五鼎封君食,千金奉使裝。 儻來皆外物,不朽有真香。 滿酌聖賢酒,虛爭上下牀。 細思諸葛事,只合臥南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五鼎封君食:指君王賜予的豐盛宴席。五鼎,古代貴族宴會時使用的五種不同規格的鼎,象徵着尊貴。
  • 千金奉使裝:指出使時的豪華裝束。千金,形容價值昂貴。
  • 儻來:如果來,假設之意。
  • 真香:指真正的價值或美德。
  • 聖賢酒:指美酒,比喻高雅的文化或智慧。
  • 上下牀:指地位的高低。
  • 諸葛事:指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的事蹟。
  • 臥南陽:指諸葛亮隱居南陽,後被劉備三顧茅廬請出山。

翻譯

君王賜予的五鼎盛宴,出使時的千金裝束, 如果這些都是外在的榮耀,那麼不朽的是內心的真香。 滿杯的美酒,象徵着聖賢的智慧, 何必在意地位的高低,爭個上下牀。 細細思量諸葛亮的事蹟, 他最合適的是隱居南陽,靜待時機。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五鼎封君食、千金奉使裝的描述,表達了作者對於外在榮耀的淡然態度,強調了內在美德的重要性。詩中「儻來皆外物,不朽有真香」一句,深刻揭示了物質與精神的關係。後文通過對比聖賢酒與上下牀,以及諸葛亮的典故,進一步闡述了作者對於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功名利祿的超然態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於人生價值的深刻思考。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