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妙年:年輕時。
- 鳳凰池:古代宮廷中的池塘,常用來比喻朝廷或高位。
- 五馬:古代官員的代稱,五馬分屍是古代的一種酷刑,後用來比喻高官。
- 六枳籬:枳,zhǐ,一種帶刺的灌木,六枳籬指用枳木做成的籬笆,比喻嚴密的防禦。
- 量淺:酒量小。
- 著低:棋藝不高。
- 抗高棋:與高手對弈。
- 森嚴法度:嚴格的法律制度。
- 蠶頭字:指書法中的蠶頭燕尾,形容書法筆畫有力。
- 鶴膝詩:形容詩風瘦硬有力。
- 書癡:指沉迷於書籍的人。
- 文章太守:指文學造詣很高的官員。
繙譯
年輕時曾到過朝廷的高位,五馬高官能來到我這嚴密防禦的六枳籬。 我酒量小,難以承受滿盃的美酒,棋藝不高,又怎能與高手對弈。 書法筆畫有力,如同森嚴的法律制度,詩風瘦硬有力,如同鶴膝一般。 自嘲是個沉迷於書籍的書呆子,沒有什麽成就,而文學造詣很高的太守是我的老師。
賞析
這首詩是方廻對過去經歷的廻顧和對自身能力的自嘲。詩中,“妙年曾到鳳凰池”和“五馬能臨六枳籬”展示了詩人年輕時的煇煌和地位,而“量淺最難勝滿酒”和“著低何敢抗高棋”則表達了他對自己能力的謙遜評價。後兩句通過“森嚴法度蠶頭字”和“瘦硬豐標鶴膝詩”來贊美書法和詩歌的藝術風格,最後以自嘲的方式表達了對文學太守的敬仰。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既展現了詩人的自謙,也透露出對文學藝術的熱愛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