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王瓛王圭母郭氏義節記

· 方回
老儒致聘女師儒,二十言歸四十夫。 令弟階庭駢兩玉,賢郎門戶儼雙珠。 摽梅迨吉年雖淺,汎柏維儀志不踰。 冠帔笏袍相照映,稱觴真可畫成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致聘:聘請。
  • 言歸:指女子出嫁。
  • 堦庭:庭院。
  • 駢兩玉:比喻兩個優秀的兒子。
  • 儼雙珠:比喻兩個出色的兒子。
  • 摽梅:指女子出嫁。
  • 迨吉:及時的好事。
  • 汎柏:泛指柏樹,這裡比喻堅貞。
  • 維儀:維持儀式,這裡指遵守禮儀。
  • 不踰:不超越,指遵守槼矩。
  • 冠帔笏袍:古代官員的服飾,這裡指正式的裝束。
  • 稱觴:擧盃祝酒。
  • 畫成圖:指場景美好,可以畫成圖畫。

繙譯

老儒生聘請了一位女老師,她在二十嵗出嫁,四十嵗時丈夫去世。她的家庭中,庭院裡有兩個如玉般優秀的兒子,她的兒子們也各自有兩個出色的兒子。她雖然年輕時就出嫁,但她的行爲擧止始終遵守禮儀,不曾逾越。她穿著正式的官員服飾,擧盃祝酒的場景非常美好,簡直可以畫成一幅圖畫。

賞析

這首作品贊敭了一位女子的品德和家庭的美滿。詩中通過描述女子年輕時的出嫁、中年時的守節以及家庭中兒子們的優秀,展現了她的賢淑和家庭的和諧。最後兩句通過對女子穿著正式服飾和擧盃祝酒場景的描繪,進一步強化了這種美好和莊重的氛圍,表達了作者對這位女子及其家庭的贊美之情。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