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賓暘張氏山園紅菊

· 方回
惟菊可配鬆,受命天地正。 吾家植千本,朝耘暮灌潤。 未言制頹齡,且用樂野性。 嚴霜百草死,后皇布肅令。 始知貞勁節,老硬異脆嫩。 俗圃蒔紅卉,賴君古道振。 斥謂非其類,一洗靈均恨。 騷人昔所餐,此輩何敢競。 惡紫如惡莠,魯叟遁無悶。 世眼重脂粉,君子故安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依照別人詩作的原韻去作詩。
  • 賓暘: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
  • 張氏山園:張氏家族的山中園林。
  • 紅菊:紅色的菊花。
  • 受命:接受自然的賦予。
  • 天地正:天地間的正氣。
  • 千本:千株。
  • 朝耘暮灌:早晨耕作,晚上灌溉。
  • 頹齡:衰老之年。
  • 野性:自然本性。
  • 后皇:指天帝。
  • 肅令:嚴令。
  • 貞勁節:堅貞不屈的節操。
  • 老硬:老而堅硬。
  • 脆嫩:脆弱而嫩。
  • 俗圃:普通的園地。
  • :種植。
  • 紅卉:紅花。
  • 古道振:振興古樸之道。
  • 靈均:指屈原,因其字靈均。
  • 騷人:詩人,此處特指屈原。
  • :此處指欣賞、讚美。
  • 惡紫:厭惡紫色,典出《論語》,比喻厭惡不正之風。
  • 魯叟:指孔子。
  • 遁無悶:隱退而無煩惱。
  • 世眼:世俗的眼光。
  • 脂粉:化妝品,比喻表面的裝飾。
  • 安命:安於天命。

翻譯

只有菊花可以與松樹相配,它們接受天地間的正氣。我家中種植了上千株菊花,每天早晨耕作,晚上灌溉,使其得到滋潤。不說它能延緩衰老,至少能讓我的自然本性得到樂趣。嚴霜使百草凋零,天帝頒佈了嚴令。這時才知道堅貞不屈的節操,老而堅硬,與脆弱嫩弱不同。在普通的園地種植紅花,依賴你振興古樸之道。斥責那些非同類,一洗屈原的遺憾。詩人屈原曾經欣賞的,這些花兒怎敢與之競爭。厭惡紫色如同厭惡雜草,孔子隱退而無煩惱。世俗的眼光看重表面的裝飾,而君子則安於天命。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菊花的讚美,表達了作者對堅貞不屈品質的崇敬和對自然本性的追求。詩中,「惟菊可配鬆」一句,即表明了菊花的高潔與堅韌,與松樹並列,共同象徵着天地間的正氣。作者通過描繪自己家中菊花的種植和照料,展現了與菊花的深厚情感,以及對菊花品質的認同。詩的後半部分,通過對「俗圃」與「古道」的對比,強調了振興古樸之道的重要性,同時通過對「惡紫」與「魯叟」的引用,表達了對世俗眼光的批判和對君子安於天命的推崇。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體現了元代詩歌的特點。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