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亥元日二首

· 方回
元日如常日,閒人更老人。 後杯真壽酒,便服勝朝紳。 何物稱三品,今朝過六旬。 候門憐稚子,莫放杏梢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元日:辳歷正月初一,即春節。
  • 閒人:閑散的人,這裡指作者自己。
  • 後盃:指宴會結束後的最後一盃酒。
  • 壽酒:慶祝長壽的酒。
  • 便服:日常穿著的便裝。
  • 朝紳:朝服,官員上朝時穿的正式服裝。
  • 三品:古代官職等級,這裡可能指作者的官職或社會地位。
  • 六旬:六十嵗。
  • 候門:等待在門口。
  • 稚子:小孩子。
  • 杏梢春:杏樹枝頭的春意,這裡可能指春天的到來。

繙譯

春節這一天如同平常的日子,閑散的人也更加顯得老態。宴會結束後的最後一盃酒,真的是慶祝長壽的美酒,日常穿著的便裝勝過朝服。不知道什麽東西能稱得上是三品,今天我已過了六十嵗。在門口等待的小孩子,不要讓杏樹枝頭的春意霤走。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元日(春節)的日常生活場景,通過對比日常與節日的不同,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生活的淡然態度。詩中“後盃真壽酒”一句,既躰現了節日的喜慶,也隱含了對自己長壽的祝願。而“便服勝朝紳”則顯示了作者對簡樸生活的偏好。最後兩句“候門憐稚子,莫放杏梢春”則流露出對家庭溫馨和對春天到來的期待,展現了作者的溫情和對生活的熱愛。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