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感事

· 方回
羞將白髮見青春,世事何關蟣蝨臣。 去就時難千里夢,是非論定百年身。 偶然不死由天地,尚可無慚對鬼神。 敢問名垂漢唐史,蕭曹房杜本何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元日:農曆正月初一,即春節。
  • 白髮:指年老。
  • 青春:指年輕時光。
  • 世事:世間的事情。
  • 蟣蝨臣:比喻地位卑微的人。蟣蝨(jǐ shī),即蝨子,比喻微小。
  • 去就:指離去與留下,即選擇。
  • 是非:對錯。
  • 百年身:指一生。
  • 偶然不死:意外地沒有死亡。
  • 天地:指自然界。
  • 鬼神:指超自然的存在。
  • 名垂:名聲留傳。
  • 漢唐史:指漢朝和唐朝的歷史。
  • 蕭曹房杜:指漢唐時期的著名政治家蕭何、曹參、房玄齡、杜如晦。

翻譯

羞於讓白髮面對青春,世間的事情與我這微不足道的臣子何干。 選擇離去還是留下,這艱難的決定只能在千里之外的夢中思索,是非對錯,要等到一生結束才能定論。 偶然間沒有死去,全因天地的恩賜,尚且可以無愧地面對鬼神。 敢問那些名垂漢唐史冊的蕭何、曹參、房玄齡、杜如晦,他們原本是何等人物。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個人命運的感慨。詩中,「白髮」與「青春」形成鮮明對比,突顯了詩人對年華老去的無奈和對青春的懷念。通過「蟣蝨臣」的自喻,詩人表達了自己在世事面前的無力感。詩的後半部分,詩人通過對生死、是非的思考,展現了對生命意義的深刻反思。最後,通過對歷史名人的提問,詩人表達了對歷史和英雄人物的敬仰,同時也反映了對自身價值的思考。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體現了詩人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洞察。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