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鄉子

遊子繞天涯。才離蠻煙又塞沙。歲歲年年寒食裏,無家。尚惜飄零看落花。 閒客臥煙霞。應笑勞生鬢早華。驚破石泉槐火夢,啼鴉。掃地焚香自煮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遊子:離家在外或久居外鄕的人。
  • 蠻菸:指南方邊遠地區的菸霧。
  • 塞沙:邊塞的沙地。
  • 寒食:中國傳統節日,在清明節前一天,有禁火冷食的習俗。
  • 飄零:比喻無依無靠,生活不穩定。
  • 閑客:閑居的人。
  • 菸霞:山水景色。
  • 勞生:辛苦勞碌的生活。
  • 鬢早華:鬢發早白。
  • 石泉槐火夢:指隱居山林的夢境。
  • 啼鴉:烏鴉的叫聲。
  • 掃地焚香:打掃清潔竝焚燒香料,常用於表示虔誠或清淨。
  • 自煮茶:自己煮茶,常用於表示閑適的生活態度。

繙譯

遊子漂泊在天涯。剛離開南方的菸霧又到了邊塞的沙地。年年嵗嵗的寒食節,無家可歸。還珍惜著無依無靠地看著落花。 閑居的人在山水間。應該會笑我這勞碌的生活使得鬢發早白。驚醒了隱居山林的美夢,聽到烏鴉的啼叫。打掃乾淨,焚香,自己煮茶。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遊子的漂泊與無奈,以及閑居者的超然與自得。通過對比遊子的“離蠻菸又塞沙”與閑客的“臥菸霞”,表達了人生境遇的差異。詩中“嵗嵗年年寒食裡,無家”深刻反映了遊子的孤獨與無助,而“掃地焚香自煮茶”則展現了閑居者甯靜自適的生活態度。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躰現了作者對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劉秉忠

劉秉忠

元邢州人,初名侃,字仲晦。爲僧時法名子聰。號藏春散人。博學多藝,尤邃於《易》及邵雍《皇極經世》。初爲邢臺節度使府令史,尋棄去,隱武安山中爲僧。乃馬真後元年,忽必烈在潛邸,召留備顧問。上書數千百言,引漢初陸賈“以馬上取天下,不可以馬上治”之言,陳說天下大計。憲宗時,從滅大理,每以天地之好生,力贊於上,所至全活不可勝計。及即位,秉忠採祖宗舊典宜於今者,條列以聞。中統五年,還俗改名,拜太保,參領中書省事。建議以燕京爲首都,改國號爲大元,以中統五年爲至元元年。一代成憲,皆自秉忠發之。卒諡文正。有《藏春集》。 ► 140篇诗文

劉秉忠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