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閣獨坐懷周伯寧諸公

沓閣林光合,冰簾水霧消。 虛池含碧鑑,古甃疊青瑤。 境託祇園迥,泉分別圃遙。 雙桐陰覆地,疏竹幹陵霄。 珍鳥銜珠果,金魚蔭翠苕。 輕颸吹白薴,涼露溼紅綃。 鸚鵡懷深酌,空侯想緩調。 含情寄柔翰,幽賞憶清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沓閣:重疊的樓閣。
  • 冰簾:清澈如冰的水簾。
  • 虛池:空曠的池塘。
  • 碧鑑:碧綠的鏡子,比喻池水清澈。
  • 古甃:古代砌成的井壁或池壁。
  • 青瑤:青色的美玉,形容池壁的美麗。
  • 祇園:佛教中的聖地,此處指園林。
  • 別圃:分隔開的園圃。
  • 陵霄:高聳入雲。
  • 翠苕:翠綠的藤蔓。
  • 輕颸:輕柔的風。
  • 白薴:白色的苧麻布。
  • 紅綃:紅色的絲綢。
  • 柔翰:柔軟的筆。
  • 清杓:清澈的勺子,比喻清澈的水。

翻譯

重疊的樓閣間,陽光與林光交織,清澈如冰的水簾旁,水霧已消散。空曠的池塘如碧綠的鏡子,古代砌成的池壁疊着青色的美玉。園林的境界依託於聖地,泉水分別流向遙遠的園圃。雙桐樹蔭覆蓋地面,稀疏的竹子高聳入雲。珍貴的鳥兒銜着珠果,金魚在翠綠的藤蔓下蔭庇。輕柔的風吹動白色的苧麻布,涼露溼潤了紅色的絲綢。懷念鸚鵡深酌的美酒,想象着空侯緩調的音樂。懷着深情寄託於柔軟的筆,回憶起幽靜的賞玩和清澈的水。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靜謐而幽雅的園林景象,通過細膩的意象和優美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懷舊之情。詩中「沓閣林光合,冰簾水霧消」等句,巧妙地運用了對仗和比喻,增強了詩歌的音韻美和畫面感。後文通過對珍鳥、金魚等生動細節的描寫,進一步豐富了詩歌的意境,表達了作者對往昔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自然之美的讚歎。

劉永之

元臨江清江人,字仲修,號山陰道士。少隨父宦遊,治《春秋》學,工詩文,善書法。日與楊伯謙、彭聲之輩講論風雅,當世翕然宗之。明洪武初征至金陵,以重聽辭歸。有《山陰集》。 ► 1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