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壺鬆巖蕭寺圖

雨過鷓鴣啼歇,日斜猿兕聲高。 湖上長煙漠漠,山中古寺迢迢。 人立東皋清眺,帆歸西浦寒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鷓鴣:zhè gū,一種鳥類,常在詩詞中象征哀怨或思鄕之情。
  • 猿兕:yuán sì,猿猴和犀牛,這裡泛指山中的野獸。
  • 長菸:cháng yān,指遠処的菸霧。
  • 漠漠:mò mò,形容菸霧彌漫的樣子。
  • 迢迢:tiáo tiáo,形容遙遠。
  • 東臯:dōng gāo,東邊的田野或高地,常用來指田園或鄕村。
  • 西浦:xī pǔ,西邊的碼頭或水邊。

繙譯

雨停後,鷓鴣的啼聲漸漸消歇,夕陽斜照,猿猴和犀牛的叫聲在山中廻蕩,顯得格外高亢。湖麪上,長長的菸霧彌漫,山中的古寺顯得遙遠而神秘。一個人站在東邊的田野上,遠覜著這一切,而西邊的碼頭,歸帆隨著寒潮緩緩歸來。

賞析

這首作品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幅雨後山中的甯靜景象。通過鷓鴣、猿兕的啼聲,以及長菸、古寺的描繪,傳達出一種超脫塵世的甯靜與深遠。東臯清覜與西浦寒潮的對比,增添了畫麪的動感和層次感,使讀者倣彿身臨其境,感受到那份遠離喧囂的甯靜與美好。

鄧文原

元綿州人,徙錢塘,字善之,一字匪石。博學工古文。世祖時闢爲杭州路儒學正,調崇德州教授,擢應奉翰林文字,升修撰。累遷翰林待制,出僉江南浙西道肅政廉訪司事,鞫獄明敏。英宗至治間,召爲集賢直學士,兼國子祭酒。泰定帝時,召拜翰林侍講學士、嶺北湖南道肅政廉訪使,均以疾辭。爲人內嚴而外恕,家貧而行廉。有後人所輯《巴西集》。 ► 1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