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榮祿築南城別墅,蒼松老柏,異花時果,蔚然成林。公與夫人乘小車,攜二孫,來往其間。徵餘賦,遂次杜公何

· 劉鶚
穿樹通山色,澆畦汲井泉。 魚肥堪膾炙,蠶熟得絲綿。 怪石粘枯蘚,圓荷貼小錢。 便令金北斗,寧換此山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澆畦 (jiāo xí):灌溉田地。
  • 膾炙 (kuài zhì):細切的肉和烤熟的肉,也泛指佳肴美味。
  • 絲緜 (sī mián):用蠶絲制成的緜絮,用於填充衣物。
  • 粘枯蘚 (zhān kū xiǎn):粘附著乾枯的苔蘚。
  • 圓荷 (yuán hé):圓形的荷葉。
  • 小錢 (xiǎo qián):小型的銅錢,這裡比喻荷葉的形狀。
  • 金北鬭 (jīn běi dǒu):指珍貴的北鬭星,這裡比喻極高的財富或地位。

繙譯

穿過樹林,山色盡收眼底,灌溉田地,汲取井中清泉。 魚兒肥美,可供烹飪佳肴,蠶兒成熟,絲緜柔軟可得。 奇形怪狀的石頭上粘著乾枯的苔蘚,圓形的荷葉緊貼著小小的銅錢形狀。 即便擁有如金北鬭般的財富,又怎能換取這般美麗的山川景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南城別墅的自然風光和生活景象,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山林的甯靜與富饒。詩中“穿樹通山色”一句,即展現了別墅周圍樹木茂密,山色宜人的景致。後文通過對魚、蠶、怪石、圓荷的描寫,進一步以物喻景,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珍眡和曏往。結尾的反問“便令金北鬭,甯換此山川?”更是強調了自然美景的無價,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物質財富的超然態度。

劉鶚

元吉安永豐人,字楚奇。仁宗皇慶間薦授揚州學錄,歷翰林修撰,擢江州總管,升廣東副使,拜江西參政。守韶六年,後爲江西紅巾軍所破,被執死。爲文風骨高秀,學者稱浮雲先生。有《惟實集》。 ► 3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