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侯尊師歸蜀

· 楊載
北上關河遠,南歸歲月賒。 飄飄攜短劍,杳杳泛靈槎。 別岸秋濤掩,前山曉霧遮。 欲攀青桂樹,先採白蘋花。 天道元無極,浮生即有涯。 舉杯吞夜月,引袖拂晨霞。 獨跨沖天鶴,能追赴壑蛇。 祗應投老去,長日煉丹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shē):長,遠。
  • 杳杳(yǎo yǎo):深遠的樣子。
  • 靈槎(líng chá):神話中的木筏,能通天河。
  • 青桂樹:傳說中的仙樹。
  • 白蘋(bái pín):一種水生植物,古人常用來寄託思念。
  • :原本,本來。
  • 浮生:人生。
  • 煉丹砂:道教中煉製長生不老藥的過程。

翻譯

北上的路途遙遠,南歸的時光漫長。 飄然攜帶着短劍,深遠地乘着靈槎。 離別的岸邊秋濤掩映,前方的山巒被晨霧遮蔽。 想要攀折青桂樹,先採摘白蘋花。 天道本無極限,人生卻有盡頭。 舉杯吞下夜月,揮袖拂去晨霞。 獨自跨上衝天鶴,能追尋那赴壑的蛇。 只應投老去,長日煉製丹砂。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北行南歸的旅途景象,通過「飄飄攜短劍,杳杳泛靈槎」等句,展現了詩人的超然與追求。詩中「欲攀青桂樹,先採白蘋花」寓意着對仙境的嚮往與對塵世的留戀。結尾「祗應投老去,長日煉丹砂」表達了詩人對長生不老的嚮往,同時也透露出對人生有限性的深刻認識。整首詩意境深遠,語言凝練,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和宇宙的哲思。

楊載

楊載

元浦城(今福建浦城縣)人,字仲弘,晚年定居杭州。楊載先祖楊建爲浦城人,父楊潛,南宋諸生。楊載生於元世祖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幼年喪父,徙居杭州,博涉羣書,趙孟頫推崇之。年四十未仕,戶部賈國英數薦於朝,以布衣召爲國史院編修官,與修《武宗實錄》。調管領系官海船萬戶府照磨,兼提控案牘。仁宗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復科舉,登進士第,授饒州路同知浮梁州事,遷儒林郎,官至寧國路總管府推官。英宗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卒,年五十三歲。載以文名,自成一家,詩尤有法,一洗宋季之陋。著有《楊仲弘詩》八卷,文已散失。 ► 1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