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有鵰鶚

青天有鵰鶚,一日飛萬里。 橫絕四海上,孤兔草間死。 平生精悍姿,垂翅當清秋。 且須養六翮,莫使羣鬼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鵰鶚(diāo è):一種猛禽,即雕和鶚,都是捕食性鳥類。
  • 橫絕:橫越,橫飛。
  • 四海:指全國各地,也可指世界各地。
  • 孤兔:孤立無援的兔子,比喻弱小的生物。
  • 草間:草叢中。
  • 精悍姿:精神飽滿、勇猛有力的姿態。
  • 垂翅:垂下翅膀,指休息或暫時不飛。
  • 清秋:清爽的秋天。
  • 六翮(liù hé):指鳥的六根主要飛羽,這裏比喻鳥的飛行能力。
  • 羣鬼:比喻各種困難或敵人。

翻譯

在青天之上,有一隻鵰鶚,它一日能飛萬里。 它橫越整個天空,四海之上,孤立無援的兔子在草叢中死去。 它平生展現出精神飽滿、勇猛有力的姿態,在清爽的秋天垂下翅膀休息。 它需要養護自己的六根主要飛羽,不要讓各種困難或敵人感到憂愁。

賞析

這首作品以鵰鶚爲象徵,描繪了一種超凡脫俗、勇猛無畏的精神狀態。鵰鶚的飛翔能力被誇大到一日萬里,橫越四海,象徵着無畏的探索和征服。孤兔草間死,則反映了鵰鶚的強大與弱小生物的無力。詩中「垂翅當清秋」一句,既表現了鵰鶚的休息狀態,也暗示了積蓄力量、準備再次飛翔的決心。最後兩句強調了養護自身、準備迎接挑戰的重要性,體現了詩人對於內在修養和外在挑戰的深刻理解。

李孝光

李孝光

元代文學家、詩人、學者,初名同祖,字季和,號五峰,温州樂清(今屬浙江)人。少博學,以文章負名當世,隱居雁蕩山五峰下,從學者眾。元順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應召爲秘書監著作郎,至正七年,進《孝經圖説》,擢昇秘書監丞。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辭職南歸,途中病逝同州(陝西大荔),享年六十六歲。與楊維楨幷稱“楊李”。篤志復古,法古人而不趨世尙,非先秦兩漢語弗道。著有《五峰集》十一卷。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