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

柳外旗亭傍水隈,花前留客倒金盃。 青雲暗抱日華轉,碧草暖隨春色回。 遠道自憐衰力盡,好懷常向故人開。 輕衫短策東風裏,白首蹉跎望隗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旗亭:指酒樓。
  • :角落。
  • 留客:挽留客人。
  • 金盃:金屬製成的酒杯,常用來泛指精美的酒杯。
  • 青雲:比喻高遠的地位或志向。
  • 日華:日光。
  • 碧草:青草。
  • 衰力:衰老的體力。
  • 蹉跎:虛度光陰,未能抓住時機。
  • 隗臺:古代臺名,這裏可能指某個具體的地點,也可能是詩中用來象徵遠望或思鄉的意象。

翻譯

在柳樹外的酒樓旁,靠近水邊,花前挽留客人,舉杯暢飲。青雲環繞着日光旋轉,碧草隨着春天的溫暖而復甦。我自憐遠行已使體力衰弱,但美好的心情總是向着故人敞開。穿着輕衫,手持短鞭,在春風中,白髮蒼蒼,蹉跎歲月,遙望着隗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日裏的一幅閒適景象,通過柳樹、酒樓、花朵等自然元素,展現了春天的生機與美好。詩中「青雲暗抱日華轉,碧草暖隨春色回」運用了對仗和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地描繪了春日的景象。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故人的思念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體現了詩人對友情和時光的珍視。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春日抒懷之作。

李延興

元末明初北平人,字繼本。李士贍子,少以詩名。順帝至正十七年進士,授太常奉禮,兼翰林檢討。元末兵亂,隱居不仕。河朔學者多從之,以師道尊於北方。入明,曾出典淶水、永清縣學。有《一山文集》。 ► 2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