隗臺

野老留人不肯住,半醉扶筇入山去。 天風吹上黃金臺,放筆縱橫寫長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隗臺:古臺名,又稱黃金臺,故址在今河北省易縣東南,相傳爲戰國燕昭王所築,置千金於臺上,延請天下士,故名。 筇(qióng):一種竹子,可做手杖。

翻譯

一位野老挽留我,我卻不願意留下,半醉之中扶着手杖走進山裏。 在天風中登上黃金臺,放筆縱橫,寫下長長的詩句。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半醉的詩人在野老的挽留下,依然選擇獨自入山的情景。詩中「天風吹上黃金臺」一句,既展現了詩人豪放的氣概,又暗含了對古代燕昭王招賢納士的黃金臺的嚮往。最後「放筆縱橫寫長句」則表現了詩人在自然與歷史交融的場景中,靈感迸發,揮灑自如的創作狀態。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超脫世俗,追求藝術與自由的精神境界。

李延興

元末明初北平人,字繼本。李士贍子,少以詩名。順帝至正十七年進士,授太常奉禮,兼翰林檢討。元末兵亂,隱居不仕。河朔學者多從之,以師道尊於北方。入明,曾出典淶水、永清縣學。有《一山文集》。 ► 2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