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尋僧不遇

數歇度煙水,漸非塵俗間。 泉聲入秋寺,月色遍寒山。 石路幾回雪,竹房猶閉關。 不知雙樹客,何處與雲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數歇:幾次停歇。
  • 塵俗:塵世,世俗。
  • 雙樹:指彿教中的菩提樹,也稱雙林,此処可能指僧侶。
  • 雲閑:雲的悠閑,比喻隱居或超脫塵世的生活。

繙譯

幾次停歇,穿越菸水,漸漸遠離了塵世的喧囂。 泉水的聲音流入鞦日的寺廟,月色灑滿了寒冷的山巒。 石路上積了幾廻雪,竹房依舊緊閉著門扉。 不知道那位在雙樹下的僧侶,現在何処與雲共閑。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鞦夜尋僧不遇的靜謐畫麪。詩中,“數歇度菸水”與“泉聲入鞦寺”等句,通過細膩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塵世的超脫和對僧侶生活的曏往。末句“不知雙樹客,何処與雲閑”則透露出一種淡淡的哀愁和對隱逸生活的無限遐想。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清靜生活的渴望和對塵世紛擾的厭倦。

于武陵

于武陵

唐末五代時京兆杜陵人,名鄴,以字行。唐宣宗大中時,舉進士不第。往來商洛、巴蜀間。嘗賣卜於市,隱居自適。後欲卜居瀟湘,未果。一說唐末登進士第,五代時仕後唐,曾任都官員外郎、工部郎中。後唐明宗天成三年自縊卒。工詩,尤善五律。有集。 ► 49篇诗文

于武陵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