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十詠千頃雲

· 顧瑛
生公聚白石,麈拂天花墜。 可憐塵中人,不解點頭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虎丘:位於今江蘇省蘇州市,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
  • 千頃雲:形容虎丘山上的雲霧繚繞,廣闊如千頃。
  • 生公:即慧遠,東晉高僧,曾在虎丘講經。
  • 聚白石:指慧遠講經時,聽衆聚集,周圍的白石象徵着聽衆的純潔。
  • 麈拂:麈尾拂塵,古代高僧講經時常用的道具,象徵着清淨。
  • 天花墜:傳說中高僧講經時,天花會自然落下,象徵着佛法的高深和神聖。
  • 可憐:此處意爲可惜。
  • 塵中人:指世俗中的人。
  • 不解點頭意:不理解高僧講經的深意,只是形式上點頭。

翻譯

在虎丘山上,慧遠高僧聚集了衆多純潔的聽衆,手持麈尾拂塵,講經時天花自然飄落。可惜那些世俗中的人,雖然形式上點頭,卻不理解高僧講經的真正意義。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虎丘山上慧遠高僧講經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佛法深意的嚮往和對世俗人淺薄理解的遺憾。詩中「聚白石」、「麈拂天花墜」等意象生動地展現了講經的莊嚴與神聖,而「可憐塵中人,不解點頭意」則深刻揭示了世俗與佛法之間的隔閡。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佛法真諦的追求和對世俗的批判。

顧瑛

元崑山人,一名德輝,又名阿瑛,字仲瑛,號金粟道人。年三十始折節讀書。築園池名玉山佳處,日夜與客置酒賦詩,四方學士鹹至其家。園池亭榭之盛,圖史之富,冠絕一時。嘗舉茂才,授會稽教諭,闢行省屬官,皆不就。張士誠據吳,欲強以官,乃去隱嘉興之合溪。母喪歸,士誠再闢之,遂斷髮廬墓。洪武初,徙濠梁卒。有《玉山璞稿》。 ► 1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