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餘太常觀國招撫江南航海至新會八首

繡斧承恩霄漢間,節旌南去幾時還。 蒼茫析木津頭路,縹緲雲鰲海上山。 禁苑花濃今正發,扶桑弓健舊曾彎。 並遊羣俊長相憶,逸駕重來許共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繡斧:古代貴官出行的儀仗之一,這裏指高官。
  • 承恩:受到皇帝的恩寵。
  • 霄漢:天空極高處,比喻朝廷。
  • 節旄:古代使者所持的符節,用以表示身份和權威。
  • 析木津:古地名,在今河北省境內,這裏泛指北方邊遠地區。
  • 縹緲: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 雲鰲:傳說中的海中大龜,這裏指海上的山。
  • 禁苑:皇家園林。
  • 扶桑:古代神話中的東方神木,日出處,這裏指日本。
  • 弓健:指弓的強健,比喻武力。
  • 羣俊:衆多才俊之士。
  • 逸駕:指高超的才能或地位。

翻譯

你手持繡斧,受皇恩浩蕩,在朝中顯赫一時,你的節旄南去,不知何時才能歸來。 在蒼茫的析木津頭,你的路途遙遠,海上的山峯隱約可見,彷彿雲中的巨鰲。 皇家的園林裏,花兒正盛開,而你曾在扶桑之地,彎弓射箭,展示武力。 與你同行的才俊們,我們長久地懷念,期待你再次歸來,共同攀登更高的境界。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高官受命南行的場景,通過對其旅途的蒼茫與海上山峯的縹緲描繪,展現了旅途的艱辛與遙遠。詩中「禁苑花濃」與「扶桑弓健」形成鮮明對比,既表達了對高官的讚美,也隱含了對國家邊疆安全的關切。結尾處表達了對高官歸來的期盼,以及對其才能和地位的敬仰。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國家大事的關心。

羅蒙正

元廣州新會人,字希呂。博學強記。弱冠從羅鬥明學詩,有名於時。檄爲高州學正,後以薦授南恩州教授,州判吳元良欲用爲幕官,力辭不就。有《希呂集》。 ► 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