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竺元和尚山謳四首其二

· 至仁
千峯梅雨歇,繞舍流泉音。 萬物各有適,孤雲獨無心。 時歌少林曲,還共寒山吟。 啼鳥忽飛去,落花幽徑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依照所和詩中的韻及其用韻的先後次序寫詩。
  • 竺元和尚:人名,一位和尚。
  • 山謳:山歌,指在山間吟唱的詩歌。
  • 千峯:形容山峯衆多。
  • 梅雨:指初夏江淮流域持續較長的陰雨天氣,正值梅子成熟,故稱梅雨。
  • 繞舍:環繞着房屋。
  • 流泉:流動的泉水。
  • 少林曲:可能指與少林寺有關的曲子。
  • 寒山:山名,也指深山。
  • 幽徑:幽深的小路。

翻譯

千峯間的梅雨停歇,環繞着房屋的泉水發出悅耳的聲音。 萬物都找到了各自的歸宿,只有孤雲獨自無牽無掛。 有時唱起少林的曲子,又一同吟詠寒山的詩篇。 啼叫的鳥兒忽然飛走,落花鋪滿了幽深的小徑。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山中雨後的靜謐景象,通過「千峯梅雨歇」和「繞舍流泉音」傳達出自然的清新與寧靜。詩中「萬物各有適,孤雲獨無心」表達了詩人超然物外、無拘無束的心境。後兩句「時歌少林曲,還共寒山吟」則展現了詩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悠然自得。最後,「啼鳥忽飛去,落花幽徑深」以動襯靜,加深了山中的幽靜與詩人的孤獨感,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隱逸生活的嚮往。

至仁

元僧,鄱陽人,字行中,號熙怡叟、澹居子,俗姓吳。得法於徑山元叟端和尚。博綜經傳。爲文醇正雄簡,尤工詩。有《澹居稿》。 ► 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