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陰有桃源圖方圓尺許宮室人物如針粟可數相傳有仙宿民家刻桶板爲之一夕而成明日遁去友人以本遺餘戲題二絕

人說桃源是隱民,神仙幻景即非真。 如何谷口漁舟路,不許人間再問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桃源:源自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指一個理想中的隱逸之地。
  • 隱民:隱居的百姓。
  • 神仙幻景:指超脫塵世的仙境景象。
  • 穀口:山穀的出入口。
  • 問津:詢問渡口,比喻探求途逕或嘗試。

繙譯

人們說桃源是隱居百姓的所在,那神仙般的幻景其實竝非真實。那麽,山穀口的漁舟之路,爲何不允許人間再次探尋其途逕呢?

賞析

這首作品以桃源爲引子,探討了理想與現實的關系。首句指出桃源雖被傳爲隱逸之地,但實爲虛幻。後兩句則通過“穀口漁舟路”的比喻,表達了對於理想境界難以再次觸及的無奈與遺憾。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反映了作者對於理想與現實差距的深刻認識。

陸文圭

宋元間常州江陰人,字子方。博通經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歷、醫藥、算數之學。宋度宗鹹淳初,中《春秋》鄉選。宋亡,隱居城東,學者稱牆東先生。元仁宗延祐時,再中鄉舉。爲文融會經傳,縱橫變化,莫測其涯際,東南學者皆宗師之。朝廷數聘,以老疾辭。有《牆東類稿》。 ► 6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