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張南山慶九十詩卷

翁今百歲少十年,我少公年二十五。 天與翁齡百二十,我已化作原頭土。 延年剩得飲食樂,損壽多應作詩苦。 梅開儻獲登公堂,一醉猶能戴花舞。 兒孫拍手向我語,公漆點須貝齊齒。 降原陟巘步如飛,飽飯何曾飲人乳。 夢中猶記前朝事,二老相逢必歡喜。
拼音

所属合集

#六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tǎng):倘若,如果。
  • 漆點須:形容鬍鬚黑亮如漆點。
  • 貝齊齒:形容牙齒整齊如貝殼。
  • 陟巘 (zhì yǎn):登上山峯。

翻譯

老人家現在九十歲,而我比您小十歲。我比您年輕二十五歲,如果天意能讓您活到一百二十歲,那時我早已化爲塵土。您延年益壽享受飲食之樂,或許是因爲作詩太過辛苦而減少了壽命。如果梅花盛開時我能登門拜訪,我願意一醉方休,還能戴着花跳舞。您的兒孫們笑着對我說,您的鬍鬚黑亮如漆,牙齒整齊如貝殼。您雖然年邁,但步履如飛,登山如履平地,吃飽飯後何須再飲人乳。在夢中,您還記得前朝的往事,兩位老者相遇必定歡喜。

賞析

這首作品以親切的口吻表達了對長壽老人的敬仰和祝福。詩中通過對比自己的年齡與老人的年齡,表達了對老人長壽的羨慕與祝願。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老人生活狀態的描繪,如「飽飯何曾飲人乳」展現了老人的健康與活力。最後,通過夢境的描寫,表達了對老人記憶中前朝往事的懷念,以及對老人晚年生活的美好祝願。整首詩語言樸實,情感真摯,充滿了對長壽老人的敬意和祝福。

陸文圭

宋元間常州江陰人,字子方。博通經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歷、醫藥、算數之學。宋度宗鹹淳初,中《春秋》鄉選。宋亡,隱居城東,學者稱牆東先生。元仁宗延祐時,再中鄉舉。爲文融會經傳,縱橫變化,莫測其涯際,東南學者皆宗師之。朝廷數聘,以老疾辭。有《牆東類稿》。 ► 6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