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曹士望應聘書誥策

丹詔徵賢上玉京,草堂動採樂文明。 一經夙繼春秋學,三事難忘仕宦情。 佶曲聱牙周誥古,森嚴開朗晉書精。 八鑾臨幸西清日,奏對鋪張屬俊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丹詔:紅色的詔書,指皇帝的詔令。
  • 玉京:指帝都。
  • 動採:指文采飛揚,才華橫溢。
  • 一經:指經書,這裏特指《春秋》。
  • 夙繼:早年繼承。
  • 三事:指三件事,具體內容未詳。
  • 仕宦情:對官職的嚮往和情感。
  • 佶曲聱牙:形容文字古奧難懂。
  • 周誥:指《尚書》中的《周書》。
  • 森嚴:嚴肅莊重。
  • 開朗:清晰明瞭。
  • 晉書:指《晉書》,二十四史之一。
  • 八鑾:指皇帝的車駕。
  • 西清:指皇宮的西側,這裏指皇帝的居所。
  • 奏對:指在皇帝面前陳述意見或回答問題。
  • 鋪張:詳細陳述。
  • 俊英:英俊有才華的人。

翻譯

皇帝的紅色詔書徵召賢才前往帝都,草堂中的文采飛揚,樂見文明之光。 早年繼承了《春秋》的學問,三件難忘之事中,對官職的嚮往和情感難以忘懷。 《周書》的文字古奧難懂,而《晉書》則嚴肅莊重且清晰明瞭。 當皇帝的車駕臨幸皇宮西側之日,英俊有才華的人將在皇帝面前詳細陳述自己的見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曹士望被皇帝徵召前往京城的情景,表達了對學問的尊重和對仕途的嚮往。詩中通過對《春秋》、《周書》和《晉書》的提及,展現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對古代經典的推崇。最後兩句預示了曹士望在皇帝面前展示才華的場景,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和讚美。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體現了元代文人對學問和仕途的雙重追求。

陶宗儀

元末明初浙江黃岩人,字九成,號南村。元末應試不中。於學問無所不窺。元末避兵,僑寓松江之南村,因以自號。累辭辟舉,入明,有司聘爲教官。永樂初卒,年八十餘。輯有《說郛》、《書史會要》,著《南村詩集》、《輟耕錄》。 ► 4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