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年

· 郭鈺
久愁兵氣漲秋林,不謂殘年寇轉深。 四野天青烽火近,五更霜白鼓聲沈。 金張富貴皆非舊,管樂人材不到今。 江上米船看漸少,捷書未報更關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殘年:晚年,嵗末。
  • 兵氣:戰爭的氣氛。
  • :充滿,彌漫。
  • 寇轉深:敵人變得更加深入。
  • 四野:四周的原野。
  • 烽火:古代邊防報警的菸火,比喻戰爭。
  • 五更:古代夜晚分爲五個更次,五更即接近天明。
  • 鼓聲沈:鼓聲沉悶,表示戰事緊張。
  • 金張:指金朝和張士誠的勢力。
  • 琯樂人材:指有才能的人。
  • 米船:運米的船衹,這裡指糧食供應。
  • 捷書:勝利的消息。
  • 未報:尚未傳來。
  • 更關心:更加擔憂。

繙譯

長久以來,我憂慮戰爭的氣息彌漫在鞦天的林間,沒想到在嵗末,敵人的侵襲變得更加深入。四周的天空青藍,烽火近在咫尺,五更時分,霜白覆蓋大地,鼓聲沉悶。金朝和張士誠的富貴景象已不複存在,有才能的人也未能出現至今。江上的米船漸漸減少,勝利的消息尚未傳來,我更加擔憂。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戰亂時期的淒涼景象,通過“兵氣漲鞦林”、“烽火近”、“鼓聲沈”等意象,生動地傳達了戰爭的殘酷和人民的苦難。詩中“金張富貴皆非舊”一句,反映了時代的變遷和舊日繁華的消逝。結尾的“捷書未報更關心”則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深切關懷和憂慮。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詩人對戰亂時代的深刻感受。

郭鈺

元明間吉安吉水人,字彥章。元末隱居不仕。明初,以茂才徵,辭疾不就。生平轉側兵戈,流離道路,目擊時事阽危之狀,故詩多愁苦之詞。於戰亂殘破郡邑事實,言之確鑿,尤足補史傳之缺。有《靜思集》。 ► 602篇诗文